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乌军无人机偷袭俄军事基地意味什么 俄乌战局新变数

2025-06-03 08:27:58 来源:老陶纪事

乌军无人机偷袭俄军事基地意味什么 俄乌战局新变数!卡车顶棚突然裂开,数十架静默数月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扑向俄罗斯戒备森严的空军基地。这场代号“蛛网”的致命袭击已悄然酝酿了548个日夜。

据6月1日消息,基辅指挥部里,乌克兰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向泽连斯基汇报:“所有目标已被摧毁,所有特工安全返回。”这份战报通过加密线路传递时,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军事基地浓烟冲天,价值数亿美元的战略轰炸机在火光中扭曲变形。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州长安德烈·奇比斯正在赶往奥列涅戈尔斯克市的路上,当地防空警报凄厉长鸣。他在社交媒体紧急呼吁:“不要传播现场视频,不要恐慌!”然而为时已晚,北极圈内军事重镇的遇袭画面已在全球网络炸开。

“蛛网”行动始于18个月前的一个绝密计划。乌克兰安全局内部人士透露,行动由泽连斯基亲自协调指挥,安全局局长马柳克率队直接实施。行动核心武器是FPV无人机(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但突破点却在物流伪装上。

乌方创造性地开发出“移动木制伪装装置”,将无人机隐藏于卡车装载的木质结构顶棚下,使其外观与普通货运车辆无异。执行过程如同间谍小说:先通过秘密渠道向俄境内输送无人机部件,在俄罗斯境内完成组装后转运至目标区域。这些“特洛伊木马”卡车在军事基地周边潜伏数周甚至数月,期间保持绝对无线电静默,完全融入民用交通流。

知情人士透露,该行动在后勤保障方面极具挑战性。当远程激活指令发出,这些“沉睡”的无人机瞬间苏醒,从木质伪装中蜂拥而出,扑向近在咫尺的战略目标。据视频显示,无人机群同时扑向五个关键目标:摩尔曼斯克州、伊尔库茨克州、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莫斯科州的军用机场。攻击跨度惊人——从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到西伯利亚腹地的伊尔库茨克,最远目标距离乌克兰前线超过5000公里。

乌克兰安全局宣布战果震撼世界:41架俄军战略轰炸机被摧毁,包括图-160、图-95MS和图-22M3等核心机型,占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总数的34%。初步估算造成俄方70亿美元损失。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已安全撤回乌克兰。乌方直指俄方所谓“逮捕若干恐袭参与者”的说法是“纯属信息操纵”。

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发布通报,证实乌克兰使用FPV无人机对多州机场发动“恐怖袭击”,但战果描述截然不同: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阿穆尔州的军用机场“抵御所有袭击”,仅摩尔曼斯克和伊尔库茨克州有“多件航空装备起火”。强调“火灾已被消除,无军人平民伤亡”。

西伯利亚地区首次遭遇军事基地遇袭震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长科布泽夫紧急成立应急指挥部,证实斯列德尼镇军事基地遭袭,新马利廷斯克有建筑被击中。

此次袭击的深层意义远超表面战果。被锁定目标不是普通战机,而是构成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核心的战略轰炸机。图-160超音速变后掠翼轰炸机可携带12枚核巡航导弹;图-95MS“熊”式轰炸机续航力达1.5万公里;图-22M3“逆火”则是超音速中程轰炸主力——它们共同构成俄罗斯对西方战略威慑的空中支柱。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41架战略轰炸机的损失对俄罗斯是致命的。这些机型不仅具备强大常规轰炸能力,更是空基核力量的核心。若乌方战报属实,意味着俄罗斯空基核打击能力遭腰斩,对欧洲的战略威慑将大幅削弱。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作战模式突破。乌军此次采用“纵深瘫痪战术”,避开正面战场,直取战略纵深的核心军事资产。这种非对称打击使传统前线概念彻底瓦解——距离已不再是安全屏障。

袭击发生时,俄乌战场暗流涌动。就在“蛛网”行动曝光同日,乌克兰陆军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特突然宣布辞职,为俄军导弹袭击乌军第239号训练场导致12名士兵死亡、60多人受伤担责。

更具戏剧性的是袭击次日——俄乌第二轮谈判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袭击显然是为谈判桌上增加筹码。泽连斯基在袭击后立即召开高层会议,确立乌方谈判三大核心诉求:要求全面无条件停火、推动战俘交换行动、确保被绑架儿童安全遣返。

俄罗斯代表团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已飞往伊斯坦布尔。俄方携带“备忘录草案和其他停火提议”,但对土耳其调解角色仍持保留态度。

“蛛网”行动展示的作战模式开创多个先例:超远程隐蔽渗透、分布式杀伤链、非接触式指挥。这种作战极大颠覆传统防御理念。当攻击单元以民用形态静默潜伏在目标周边,昂贵的大型防空系统形同虚设。此次遭袭的伊尔库茨克基地靠近伊尔库茨克市,本属俄军战略纵深“安全区”。

乌方情报网络深度渗透更令人震惊。能在俄境内五个关键军事基地周边秘密建立打击阵地,显示乌克兰情报机构已与俄境内反战势力形成复杂协同网络。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应急指挥部的无线电通话记录显示,当消防员扑灭最后一处起火点时,基地指挥官反复质问:“它们从哪里进来的?监控系统为什么没警报?”这些问题在莫斯科总参谋部作战室回响,却无人能给出满意答案。

“蛛网”行动已化作现代战争教科书的血腥扉页——当价值5000美元的改装无人机精准摧毁数亿美元的核战略资产,大国军事优势的神话正在被廉价技术瓦解。而伊斯坦布尔谈判桌上的俄方代表,此刻正面对一个核威慑能力遭重创却斗志飙升的对手。战争规则改写之时,输家不仅是失去轰炸机的一方,更是所有迷信钢铁洪流的安全神话。乌军无人机偷袭俄军事基地意味什么 俄乌战局新变数!(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