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韩民众为何对大选投票积极性很高 各阵营候选人亲自站台

2025-05-30 11:42:25 来源:新浪

5月29日上午6时,韩国正式启动第21届总统选举的“事前投票”,为期两天的提前投票在全国3568个投票站全面展开。这一制度自2014年在全国性选举中首次引入以来,已成为激发选民投票意愿的关键措施。而此次大选的首日投票率高达19.58%,不仅刷新历史纪录,更显示出韩国社会各阶层对这场总统选举的极高关注度。

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通报,约4439万登记选民中,已有近870万人参与了首日投票,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率先完成了选民义务。这股投票热潮并非偶然,而是韩国当前政治氛围与社会期待的集中体现。

此次大选的背景并不平静。前总统尹锡悦因涉及严重政治丑闻和滥权问题,遭到国会弹劾,引发政局动荡,社会情绪普遍焦虑。韩国民众对权力过度集中、政府信任度滑坡等问题积怨已久,迫切希望借助选举实现政治更替与制度修复。

正因如此,本次总统选举被不少韩国舆论视为“重新厘定国家方向的一战”。在混乱局势下,许多选民不愿将命运交由他人决定,纷纷提前出手,用选票表达诉求。“投票比子弹更有力”的呼声,在这一届选举中被不断放大。

投票首日,包括共同民主党的李在明、国民力量党的金文洙,以及改革新党的李俊锡三位主要候选人,均选择亲自前往投票站投票。李在明选择在年轻人聚集的新村投票,强调“大韩民国必须回到属于青年的时代”;金文洙则带着女儿现身仁川,象征家庭与责任,甚至专程拜谒麦克阿瑟将军铜像,借“仁川登陆”表达逆转选情的决心;而改革派的李俊锡则在华城投下关键一票,呼吁“政治更新与世代更替”。

候选人的这些象征性动作不仅刺激了各自支持者的情绪,也进一步烘托出选民参与的紧迫感和仪式感。

在境外投票阶段,韩国海外公民的投票率高达79.5%。作为先行投票的一部分,这一数字远高于以往大选,也带动了国内选民的投票积极性。境外韩侨用实际行动释放信号:“换政府不能再等了。”这一情绪迅速蔓延至国内,助推提前投票率不断刷新纪录。

而中央选管委28日公布的第二轮民调也显示,高达86.8%的韩国选民明确表示将会参加6月3日正式投票,与上届大选相差无几,显示出选民参与意愿持续高涨。

据民调机构Realmeter选前发布的最后一份支持率报告,李在明以49.2%的支持率居首,金文洙以36.8%紧随其后,李俊锡获得10.3%。尽管李在明领先幅度较为稳定,但并未稳操胜券,尤其在韩国选举制度中,最后几天的“票仓变动”极具影响力。

此外,自5月28日起至正式投票日结束前,韩国选举法禁止公布任何有关候选人支持率的新数据,这意味着首日提前投票成为不少选民“抢先发声”的唯一机会,不愿“选情走向由他人决定”的心理,使得更多人提前做出政治表态。

伴随大选临近,候选人频繁遭遇安全威胁。警方披露,截至5月26日,全国已发生12起与候选人相关的安全事件,6人被拘留。为确保大选不受极端行为干扰,警方宣布从5月28日晚9时起至6月4日下午5时全国范围内实施“禁枪令”。在此期间,拥有合法持枪资格者也不得领取枪支。

而为了保障投票安全,韩国警察厅将出动超过16.8万名警力,在各地投票所、计票中心维持秩序,并对三名主要候选人实施“次高级别”的24小时保护,规格与总理、国会议长等高层官员相当。投票日当天将启动最高等级“甲级警戒令”,防范任何形式的突发骚乱或暴力行为。

选民的高投票率不仅出于对政局不满,更折射出一种正在形成的新共识:政治不能再是少数精英的游戏,而必须是全民的决策。无论是李在明主打的“青年复兴”,金文洙强调的“稳经济、抗危机”,还是李俊锡呼吁的“代际更替”,都在试图迎合这种情绪。

尤其是在互联网、高校与都市圈,年轻群体的投票率出现回升,显示出对国家走向有更深参与意愿。这一代人面对的是高房价、就业压力与社会分化,他们清楚,仅靠街头抗议远不如用手中的一票来实际塑造未来。

本次韩国大选,是一次政局转折的分水岭,也是选民自发觉醒的集中体现。在社会矛盾激化、政党信任崩塌的背景下,大批选民选择提前投票,为的正是让自己的声音在政治层面被清晰听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届大选不仅是一场政权更替,更是一场关于制度信心与社会责任的考验。而眼下19.58%的“事前投票率新高”,或许只是更大规模政治参与浪潮的序章。6月3日的投票日,韩国选民将正式迎来一次决定国家走向的重要时刻。(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