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哈佛禁招国际生政策被叫停,特朗普政府被迫退让一步

2025-05-30 10:58:51 来源:央视新闻

美国时间5月29日,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传来消息,一项由特朗普政府主导、意图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质的政策,暂时被叫停。联邦法官艾莉森·伯勒斯正式批准了哈佛大学提出的初步禁令申请。这一裁定意味着,至少在法院作出进一步判决之前,哈佛大学仍将保有向国际学生敞开大门的资格。

政府强推“禁招令”,哈佛第一时间起诉

事件起源于本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突然宣布撤销哈佛大学的SEVP(国际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认证,这一举措直接剥夺了哈佛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合法权利。次日,哈佛大学迅速将联邦政府告上法庭,指控该政策无理打压,严重侵犯了学校的自主权和国际教育的基本原则。

而在诉讼提交的当天,法官伯勒斯便紧急签发临时限制令,勒令国土安全部在正式听证会召开前维持现状,不得实施新政策。这份临时限制令在本次听证会上得以延续,成为哈佛成功争取初步禁令的法律基础。

听证会上,法院维持“暂停执行”决定

5月29日,法官伯勒斯在听证会上再次明确表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撤销政策将暂缓执行,直到各方完成书面协商并提交进一步提案,她将据此裁定是否发布最终的初步禁令。这一决定,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在国际教育领域激进行为的一次司法制衡。

尽管哈佛当前得以暂时保住接收国际学生的权利,但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听证会上表态称,政府仍将继续寻求通过行政程序撤销哈佛的SEVP认证。同时,他们指控哈佛校方纵容反犹主义言论、未能有效披露国际学生相关信息等问题,作为撤销其资格的依据。

特朗普政府改口,“硬碰硬”策略松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听证会举行的前一天,美国司法部向法院递交了一份新的官方文件。该文件显示,国土安全部已于28日向哈佛大学发出通知,给予校方30天时间,对取消其国际招生资格的决定提出异议。这一“延期”看似出于程序上的常规安排,实则透露出特朗普政府试图回旋和缓解舆论压力的姿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指出,此举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法官强势介入和社会广泛批评下,开始对其原先的“强硬驱赶”政策做出某种程度的退让。

法庭战仍将继续,争议焦点未消

虽然法院初步禁止了该禁招政策的落地,但未来的法律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哈佛大学已明确表示,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积极准备反驳证据,全面回应国土安全部对其提出的所有质疑,尤其是“校园反犹”和“信息隐瞒”这两项敏感指控。

哈佛方面认为,特朗普政府此番操作,是典型的政治打压行为,既无事实依据,也严重违背美国一贯倡导的教育开放精神。该案一旦进入全面审理阶段,必将成为教育自主权与联邦行政权之间一次极具标志性的法律拉锯战。

国际教育再受波及,高校面临政策风险

这起针对哈佛的禁招风波,虽然表面上是一场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政策博弈,实则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中“外来因素”的警惕与排斥情绪。从“限制H1B签证”到“网络课程不予签证”的旧案,再到此次直接取消学校资质,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处境愈加不稳。

不仅是哈佛,美国众多高校在这一政策的阴影下都感受到了寒意。一旦SEVP认证被武器化成为打压异己的工具,那么未来任何一所大学都可能被“秋后算账”。这对于依赖国际生学费和科研能力的美国教育体系来说,无疑是自断一臂。

从目前局势看,哈佛大学赢得的是一场“暂时性的胜利”。特朗普政府虽在法庭压力下做出让步,但其打击国际教育的意图并未收敛。未来30天内,哈佛与国土安全部之间的攻防仍将继续,而这场博弈的走向,将直接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与多样化发展。

接下来,如何守住大学的开放底线,不仅考验着哈佛的法律应对能力,也折射出全球对“美国是否仍是世界学术中心”的集体疑问。(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