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印威胁退出金砖国家联盟好使吗 是真火还是假威胁?

2025-05-28 10:41:45 来源:头条

“金砖国家”(BRICS)这一名称,早已广为人知。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合作机制之一,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经济层面看,这一机制构成了全球增长的关键动力源,占据全球经济增量的半壁江山;从政治角度看,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多边合作、平衡发声,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对世界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

然而,今年5月下旬,一则关于印度“威胁退出金砖国家”的传闻在海外媒体中迅速发酵,令不少人侧目。据《展望商业报》5月23日报道,印度因在处理与巴基斯坦关系上的不满情绪而释放出退群信号,一时间引发外界对金砖未来格局的诸多猜测。

印度“退群”之说的来龙去脉

据悉,此番印度扬言退出金砖组织,源自其对印巴关系中遭遇“失衡对待”的不满。印度国防部下属智库发布报告,声称在相关事务中没有获得应有支持。虽然中方多次表达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印度政府却借题发挥,宣布将无限期延迟恢复与巴基斯坦的直航航线,并以此为由威胁“退出金砖国家组织”。

实际上,印度在金砖国家内部的消极姿态早已有迹可循。早在2023年金砖峰会前,印度就公开反对推动共同货币的构想,坚决主张提升本国货币卢比的国际使用权,成为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机制中的“钉子户”。此外,印度也曾多次阻挠关键议题的落地,比如拒签《上合组织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对“一带一路”计划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态度。

更有甚者,印度学界频频鼓吹“走独立路线”,甚至提出应当效仿当初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做法,自立门户,以避免在国际多边机制中“落于中国之后”。

网友冷嘲热讽:真走就好,别来添乱

印度的频繁“唱反调”,引发了其他金砖国家民众的反感。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爱走不送”、“能走多远走多远”。这种不满情绪背后,是对印度在金砖合作进程中“唱独角戏”式表现的长期积累。

印度常常在关键时刻跳出“否决票”,比如:

反对统一货币机制:金砖成员大多希望推动去美元化,发展本币结算机制,以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但印度坚持以卢比优先,拒绝配合整体节奏。

拒绝签署集体战略文件:在上合组织、金砖会议等多边场合,印度屡次因“自身主权优先”而否决集体共识,延缓合作步伐。

会议现场制造分歧:去年金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筹划联合声明,但因印度坚持要将其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诉求写入声明,遭埃及等国反对,最终声明搁浅,会议草草收场。

利用地区矛盾做筹码:将印巴问题强行嵌入金砖议程,在本应是经济与战略合作的平台上搞地缘政治施压,严重影响了合作氛围。

印度真会退出金砖国家组织吗?

尽管印度“退群论”甚嚣尘上,但多数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印度真正退出金砖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从经济层面来看,金砖国家组织拥有占全球GDP近三成的市场体量,新开发银行更为成员国提供了超过35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印度一旦退出,将自动失去一个重要的多边融资通道和经济发展平台,极为不智。

从战略维度分析,金砖为印度提供了一个对外展示全球新兴强国形象的绝佳舞台。在多边合作机制日益受重视的背景下,印度若自行退场,将意味着主动放弃影响全球规则制定的机会,恐怕难以向国内交代。

从国内政治考量出发,尽管民族主义浪潮汹涌,印度政府仍需在务实与民意之间找到平衡。所谓“退出金砖”更多像是一种政治秀,用以对内展现强硬形象,对外敲打金砖盟友,争取话语空间,而非真的准备挥刀自断前路。

金砖的发展不会因印度而停滞

即便印度态度暧昧甚至行为消极,金砖国家组织的整体发展步伐并不会因此被打乱。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成员国在能源、基建、货币合作等领域依然步调一致,推进本币结算系统、推动数字金融合作、扩大“金砖+”模式扩员等工作,进展稳健。

金砖机制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内部成员的体量,更在于其试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超越西方主导秩序的新合作路径。这种机制的韧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不会因为某一成员的变数而停滞不前。

到底谁需要谁?

印度喊“退群”,究竟是想争取更大的话语权,还是怕自己在金砖体系内“被边缘化”?答案不言而喻。金砖国家组织在多极化全球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印度的“左右摇摆”,恰恰暴露出其战略焦虑与身份迷失。

对于其他金砖成员来说,是否继续容忍印度“拖后腿”,或许已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如果印度最终选择“另起炉灶”,那未必是坏事——毕竟,有时候,前行路上最需要做的,不是拉着不愿同行的人,而是坚定地向前走。(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