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韩国大选越来越近,其国内反华情绪升温,主张和中国搞好关系的李在明,选情危险了?
当尹锡悦被罢免之后,韩国定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不过,这场选举还没正式开始,硝烟味已经扑面而来。而现在,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韩民众在示威活动上手举美国国旗)
这股反华情绪并非偶然兴起,而是在韩国政坛斗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逐步升温。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韩国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中国威胁论”以及对中国游客含沙射影的攻击。
之前就有调查显示,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反华情绪蔓延的不单是创伤,更是对韩国国内政坛操作手法的警示。
并且,在尹锡悦试图颁布紧急戒严令失败后,韩国政坛变化瞬息万变。这一局势在国民力量党内部,引发了一场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他们极尽所能地嫁祸给中国,以掩盖自身政策失误。
就像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整个事件如同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
(被罢免的尹锡悦,曾多次抹黑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种种抹黑论调对李在明的选情形成了一定压力。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李在明的这种姿态无疑反映了部分韩国民众期待改变的声音。然而,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加剧的选情紧迫感,让国民力量党内部呼吁与另一保守派分支改革新党联手共推“单一候选人”。这似乎也意味着,李在明的优势将面临严峻挑战,已经有威胁他的“黑马”出现。
(李在明)
在接下来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这场选战将继续冲击韩国的政治生态。李在明和金文洙谁能最终成为韩国的新领导人,还需要拭目以待。然而,选战之下的舆论操控和外交博弈,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实际上,韩国国内并不该出现所谓的反华情绪,而且主张和中方恢复关系的李在明,也不该因为涉及中国的言论,而受到抨击。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首场电视辩论会)
李在明对中国的态度,主要体现在4点,首先经济优先,反对“脱钩”。
李在明多次强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认为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他批评尹锡悦对华强硬政策损害了中韩关系,主张调整对华策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这里显然是在指美国。
其次,反对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李在明认为韩国应避免在中美竞争中完全倒向美国,而应保持“平衡外交”,既强化韩美同盟,又稳定对华关系。他称:“韩国处在亚太地缘政治的前线,不能疏远中国。”
第三,他在敏感问题上保持谨慎
。李在明明确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指手画脚?直接说‘谢谢’就行了”,暗示韩国不应介入台海问题。
另外,相较于尹锡悦主张追加部署萨德,李在明更倾向于维持现状,避免刺激中国。
(李在明的主张不该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李在明的对华政策对韩国的潜在好处在于,第一,稳定经贸关系,减少经济风险。
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233万亿韩元,若对华关系恶化,韩国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将受冲击。
第二,缓解供应链压力
,中国是韩国关键原材料,如稀土、电池材料的重要供应国,稳定关系有助于韩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安全6。
第三,增强外交自主性
。李在明的平衡策略可减少韩国对美国的单向依赖,避免在美中博弈中成为牺牲品(如特朗普“对等关税”威胁韩国)。
所以总的来说,韩国国内出现反华情绪,显然是不理智的,李在明更不应该因为这一因素,而受到影响,不过,我们自然不会干涉其中,最终的结果还是需要拭目以待。
身处韩国的华人和中国公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头,韩国反华情绪不断上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