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疯传的一段“运-20南海空投导弹”的视频迅速刷屏,不少军迷热情高涨,纷纷留言“厉害了我的国”。视频中显示,一架“疑似”运-20的大型运输机在南海上空完成了一次空投导弹伞降实验,而画面上赫然标着“CCTV14少儿”台标,给人一种“这是央视权威报道”的错觉。
但问题在于,这条消息从头到尾都是假的。不仅和运-20一点关系也没有,就连所谓央视水印,也是拼接上去的冒牌货。这场“误会”,其实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伪造。
一、视频造假:不是什么“运-20”,而是美军C-17老片段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视频细节,就会发现破绽百出。片中运输机的剪影与运-20根本不符,倒是与美国空军现役的C-17运输机极为相似。进一步追踪源头后可以发现,这段视频最早出现在2017年7月24日的《Aviationist》(航空学人)网站,内容是:美军第418飞行测试中队的一架C-17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空投靶弹,用于配合“萨德”反导系统的实弹测试。
也就是说,这根本不是中国的运-20,也不是南海,更不是2025年。这是一段七年前、美国自己的武器测试视频,被不良自媒体套上了“国产”外衣,以“CCTV14”的伪标识作为掩护,强行包装成解放军的“秘密演练”。
二、央视不背锅:台标造假痕迹明显
再说视频上那个“CCTV14少儿”的台标,稍微对央视频道稍有了解的人都能一眼识破它的“山寨脸”。
首先,真正的央视频道台标目前都是统一的纯白字体,不再使用“CCTV”中的第二个“C”为红色的旧款式。其次,视频的比例和画面清晰度也不符合央视节目的正常制作规范。央视少儿频道本身不涉军事内容,也未在近期任何节目中出现该画面。央视近期播出的节目内容也无一提及“运-20空投导弹”。可见,这不过是有人故意借央视的名头为谣言贴金。
三、普通人不可能拍到这种视频
此外,还有个常识问题值得强调:这类武器测试级别极高,属于严格保密的军演内容,普通民用设备无法在这种近距离、水平角度上拍摄到军机发射导弹的全过程。并且该画面还采用了红外成像,明显是专业军用航拍设备所为。这意味着这段画面只可能出自官方渠道,并且最早的发布权也应属于官方。它在网络上“自然流传”的方式,显然是人为炒作。
四、“运输机空投导弹”不是新技术,中国也没必要这样做
至于“运输机空投导弹”这件事本身,并非什么天方夜谭——但说到底,它也不是多么“先进”的技术。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曾用C-5运输机投放“民兵”洲际导弹作测试。近年来,美军也推出所谓“迅龙”项目(RDRM),试图让C-17等大型运输机具备一定的远程打击能力。然而,即使是美国,这项计划也没顺利推进。空射弹道导弹AGM-183A的研发历经波折,最终在2025财年被砍掉经费,等于变相终止。连美军都在反思这种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
反观中国,目前并不缺乏远程精确打击手段。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弹道导弹早已覆盖东亚大部分区域,空军的轰-6K、轰-6N已经可以挂载如鹰击-21这样的高超音速空射导弹。尤其轰-6N,其机腹主挂架上挂载的弹道导弹,已被国际公认为全球最具威慑力的空射弹道系统之一。在这种前提下,用运-20这种战略运输主力机型来投弹,不仅没必要,而且反而是对资源的浪费。
毕竟,运-20的最大任务,是解决中国空军长期存在的大型远程运输能力短板。目前,中国空军并不像美军那样拥有大量C-17机型可以“腾出几架来试试”,而是要优先保证兵力投送、抢险救灾、战略机动等实际需求。
五、这类谣言为何传播广泛?
这种明显造假的军事谣言,为什么还能引发这么大范围的信以为真?
归根结底,原因有两个:
第一,民族自豪感被操控。 近年来,中国空军在装备更新上进步迅速,不少网友希望看到更多“硬核技术”登场,尤其是对解放军在南海、台海等敏感区域的动态充满期待。看到类似视频,自然会“宁可信其有”,甚至“激动到转发”。
第二,军事知识普及不足。 许多网民并不了解不同军机的外观区别,更不了解“运输机投导弹”到底有无意义。一旦看到“不明觉厉”的画面,很容易就被耸动标题带偏。
别让爱国情绪被“利用”
爱国是好事,但我们更需要理性地看待军事信息。被“CCTV14空投导弹”这种粗制滥造的假视频欺骗,不仅没有任何正面意义,反而让谣言制造者得了便宜。军事发展是系统工程,不是靠一段合成视频就能实现质的飞跃的。
与其轻信不明来源的小道消息,不如多关注权威信息,理性支持中国空军。别让你的“热血”被别有用心的人当成流量提款机。(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