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之后,莫迪政府通过宣传机器对国内外宣称印度取得了胜利,并对所谓的“敌对国家”发起舆论攻势,试图迫使各国与巴基斯坦断绝关系。据报道,在莫迪政府的怂恿下,印度国内开始自发抵制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以报复这两个国家在冲突中支持巴基斯坦。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表示重视巴基斯坦的安全,而阿塞拜疆则直接谴责了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袭击。印度媒体还报道了巴军使用大量土耳其提供的无人机袭击印度境内的情况,煽动民众抵制土耳其商品。印度贸易联合会也呼吁民众拒绝购买两国产品,甚至停止前往土耳其旅游。
这种民粹主义浪潮在印度国内迅速蔓延,有媒体列出了两国主要商品名单,号召民众停止购买这些商品。一些印度大学宣布停止与土耳其的一切合作,极端网民甚至呼吁用核武器攻击土耳其。
尽管印度方面认为抵制行为可能会给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带来经济压力,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效果有限。数据显示,2024年土耳其与印度的贸易规模为104亿美元,其中土耳其对印度出口仅占其总出口量的0.64%。阿塞拜疆与印度的贸易额更是微不足道,过去10个月仅为200万美元。因此,印度的抵制行动对这两国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应国,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印度并未鼓动民众抵制中国。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实力远超印度。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中国都遥遥领先于印度。一旦挑起对中国的民粹情绪,可能导致不可控的后果,包括中印军事对峙,这对印度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压力。此外,印度经济高度依赖中国,2024年从中国进口了1017亿美元的商品,而对华出口仅有167亿美元。如果中印关系恶化,印度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挑战。
因此,莫迪政府选择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作为目标,让民众发泄怒气,避免民粹情绪转向政府。对于中国,印度只能选择忽视,以免引发更大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