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为何首轮关税谈判结果对中国利好 战略刹车与实质性利好

2025-05-19 10:27:46 来源:新浪财经

为何首轮关税谈判结果对中国利好 战略刹车与实质性利好。周末,中美双方开展了第一轮关于关税问题的谈判。5月12日周一,双方发布联合声明。我对谈判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美谈判后关税的调整情况,相关内容在全平台播放量已超过150万。

目前,粉丝提问较为集中,不少人认为谈判后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0%关税,而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仅加征10%关税,这一结果对中国不公平,也谈不上是实质性利好。然而,这种观点过于关注局部得失,没有从更高战略层面理解中美谈判。

回顾中美谈判前的关税状况,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关税。在贸易领域,商品毛利率大多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如此高额的关税意味着若维持此前关税水平,中美经济贸易将不可避免地脱钩断链。

过去几十年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美之间存在诸多大国博弈的矛盾与斗争,但始终“斗而不破”。其中关键因素在于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不断深化。“中美经济贸易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一说法正是基于经贸领域的互惠互利,使得中美关系保持“斗而不破”的态势。

若此次谈判未取得进展,双方在经贸领域依旧维持高关税,必然导致脱钩断链,甚至可能使中美新一轮博弈风险蔓延至经济贸易之外,引发金融战,甚至出现“热战”苗头。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双方能够坐下来谈判,相互换位思考,达成双赢结果,对中国而言,从战略层面成功遏制了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矛盾加剧的趋势,实现及时“刹车”。

关税从145%降至30%,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出口美国商品受影响较小。一方面,中国产品具备成本优势和高性价比;另一方面,部分商品在可预见的两三年内难以在其他地区找到替代品。在30%关税水平下,通过中国厂商、美国贸易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分摊成本,大部分贸易仍可维持。因此,此次关税调整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本次谈判拉开了序幕,预示着未来90天内,中美双方将围绕当前关税进一步磋商。从此次谈判可以看出,中美双方都在为后续谈判做铺垫。若未来90天内双方能达成更兼顾彼此利益的关税方案,当前关税水平仍有下降空间,这无疑是一个实质性利好。(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