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从美国采购武器为何没有F-35A 政治因素主导军购决策!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与沙特正式签署了一揽子军事采购协议,总价值高达1420亿美元,比之前预测的“1000亿美元”多出了42%。这一消息在美军刚刚停止对也门胡塞武装空袭以及中国歼-10CE在南亚击败“阵风”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这份前所未有的军购协议中,MQ-9B无人机占据了200亿美元,尽管这款美国引以为傲的无人机已经被胡塞武装击落了20多架。此外,1000枚AIM-120C8导弹要价35亿美元,平均单价是霹雳-15E导弹的两倍以上,但后者具备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双脉冲机制等先进特性。尽管沙特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其最希望获得的F-35A战斗机仍然没有进展,这再次证明了影响军购的最大因素并非装备性能,而是背后的政治考量。
特朗普任内曾与沙特签署了1100亿美元的军购订单,而拜登政府上台后与沙特关系恶化,放弃了这一传统。这次1420亿美元的军购协议实际上是弥补过去四年的损失。从以往经验来看,如此巨额的合同也有商量余地,沙特会在具体协议中尽量压低价格。例如,早年美国提交的四艘濒海战斗舰采购合同价值112.5亿美元,最终谈判至约60亿美元,缩水近一半。实际上,美国造船企业只从国防部获得了12.14亿美元的建造合同,为国际买家生产三艘濒海战斗舰,第四艘则在沙特本地组装。
换句话说,沙特支付1420亿美元购买美国装备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双方都竭尽全力将军购项目打包,拿出一个好看的数字,至于实际成交的项目和价格则是另一回事。随着双方围绕F-35A的矛盾日益加剧,这笔1420亿美元的实际落地比例可能会很低。虽然美国装备历来价格昂贵,但性能一直有保障,F-15和M1A2在沙特军队中的表现不佳并不妨碍其技术水平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现在这种“高价买高端装备”的趋势正逐渐转变为“高价买落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