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华人亲历空袭 巴铁情深守护同胞!防空洞外枪声炸响,巴铁司机把中国人往怀里塞。最近印巴边境的炮火声震碎了克什米尔的夜空。在巴基斯坦生活的中国人用颤抖的双手记录下这些真实瞬间——战争的残酷与“巴铁”的情谊,在硝烟中格外刺眼。
炮弹声把玻璃震成雪花,使馆卫星电话成了救命稻草。在拉合尔搞基建的张工原本以为项目部离交火区200公里能躲过一劫。7日凌晨3点,第一声炮响像闷雷砸在屋顶,整栋楼都在晃。他抓起手机想给国内报平安,却发现信号格全空,窗外夜空被远处炮击的火光染成血红色。当时感觉心脏要跳出嗓子眼。张工和30多个同事缩在会议室角落,直到天亮才收到使馆卫星电话打来的通知:“立刻收拾护照,往伊斯兰堡撤!”撤离车队刚出大门就撞上军方检查站,荷枪实弹的士兵举着枪拦路,直到看见使馆发的红色通行证才放行。
最惊险的是撤到白沙瓦时,车队正过一座跨河大桥,突然警报声响彻云霄。护送的巴基斯坦司机阿米尔一脚踩死刹车,扭头冲中国工程师们吼:“快!防空洞!”等众人连滚带爬钻进混凝土洞穴,才发现阿米尔还杵在车边。“你进来啊!”张工扯着嗓子喊,这个40多岁的汉子却咧嘴笑:“车上有中国兄弟的行李,我得看着。”分别时,阿米尔从兜里摸出个皱巴巴的巧克力塞给张工:“当年中国医生救了我儿子的命,现在该我还了。”车队开出三公里,张工从后视镜看到阿米尔还站在原地挥手,防空洞方向突然腾起浓烟——一枚火箭弹击中了附近的变电站。
在边境城市木尔坦开超市的李姐目睹了更揪心的场景。8日下午,她看见一个浑身是土的小女孩蜷缩在弹坑边,手里攥着张烧焦的全家福。翻译一问才知,这孩子叫莎莉亚,父母在清晨的炮击中丧生。她一直指着防空洞方向喊“妈妈”,其实那洞早塌了。李姐把莎莉亚带回超市,喂她吃饼干时发现,孩子后腰有块弹片划伤的口子,已经化脓发臭。当天夜里,当地华侨华人协会的医生连夜赶来手术,莎莉亚攥着李姐的手指才没哭出声。
在伊斯兰堡工作的王先生说,7日全市学校紧急停课,华侨协会连夜在微信群刷屏安全提醒。他经营的物流公司虽然停摆,但仓库里堆着给巴铁灾民的物资——印着“风雨同舟”的帐篷、印着中文的药品箱,正等着使馆协调运往边境。战火还在燃烧,但中国人手机里存着这些画面:巴基斯坦士兵给撤离车队送馕饼,边防军官把最后两瓶矿泉水塞给中国工程师,华侨自发组织车队接送被困同胞……这片土地上,比炮弹更滚烫的,是危难时刻伸出的手。(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