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旁遮普省“阵风”战机坠毁现场发现了一枚写有“霹雳-15E”编号的导弹残骸。很多人担心中国的高端导弹技术是否被印度捡走,并且担心霹雳-15E的技术会不会被破解或仿制。
其实不必过于担忧。现场发现的霹雳-15E残骸只是外壳碎片,包括编号、尾翼和金属结构等。真正关键的导引头、控制模块和芯片系统在爆炸中已被彻底摧毁。此外,霹雳-15E是出口型导弹,本身做了技术降级和防拆处理,即使印度捡到完整的导弹,也难以获取核心技术。
霹雳-15E是一款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是全球首批实战部署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导弹之一。相比传统导引头,它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远的探测距离(特别是对隐身目标)和更高的命中率。官方数据显示,出口型的最大射程为145公里,而中国自用版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专门针对F-35级隐身战机。目前,美国AIM-120D和日本AAM-4B仍未实现AESA导引头的实战部署。
即便印度真的捡到了完整导弹,复刻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为霹雳-15E所用的小型化AESA雷达导引头、专用芯片、电源系统、算法控制以及双脉冲推进器结构与热防护材料,都需要完整的工业体系、高端材料技术和复杂工艺配合,不是简单捡回来就能复制的。
现场导弹残骸编号为霹雳-15E,说明这不是中国空军自用型号。目前唯一大规模采购霹雳-15E的是巴基斯坦,配合歼-10CE使用。据外媒报道,巴方曾引进240枚霹雳-15E,扣除训练与储备后,库存仍有约190枚。结合时间和地点,这次“阵风”坠毁事件极可能由巴基斯坦出手。
虽然霹雳-15E用来打击“阵风”已属降维打击,但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应对更高等级的对手,如F-22、F-35、B-21等五代隐身战机及未来第六代空中平台。如今,国产新一代空空导弹如霹雳-21也已曝光,性能再度跃升。
尽管霹雳-15E的残骸落入印度之手,但核心技术依然安全。靠一堆碎片复制导弹,难度极大。这不仅是一场空战胜利,也是技术壁垒的实力展示。(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