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歼10实战将影响全球军贸 性价比优势凸显!近期,南亚次大陆的一场空战吸引了全球目光。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在5月7日凌晨的空战中,其空军装备的歼10CE战斗机成功击落了包括3架法国“阵风”在内的5架印度战机,而自身无一损失。这场被外界称为“史诗级战损比”的对抗,让歼10CE战斗机与霹雳15导弹组合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大放异彩,军事专家认为歼10的实战表现将对全球军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从性能参数上看,歼10CE具备诸多优势。其配备的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240公里,远超“阵风”所装备的RBE-2雷达;搭配的霹雳15导弹射程达150公里,也超过印度“流星”导弹的100公里射程。歼10CE采用了国产WS-10B“太行”发动机,不仅动力强劲,还摆脱了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降低了出口的政治和经济风险,使得购买国无需担忧因外部政治因素导致发动机供应受阻的问题。
价格也是军贸市场中的重要因素,歼10CE在这方面极具竞争力。每架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在此次空战中被单价仅4000万美元的歼10CE击败。对于许多军费预算有限但又急需提升空军实力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歼10CE“物美价廉”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这种性价比优势有望打破欧美高端战机在国际市场上高价垄断的局面。
歼10CE的实战胜利还展示了中国军工独特的“技术民主化”道路。与西方军工企业只卖硬件不教战术的做法不同,中国不仅提供先进的战机,还会分享战场数据链架构、导弹抗干扰算法等关键技术,帮助购买国建立起完整的作战体系。中国构建的从红旗9防空系统到翼龙无人机的“空天地海”装备矩阵,使中小国家也能具备现代化战争的作战能力,这种“交钥匙工程”模式正在改写全球军火贸易的底层逻辑。
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歼10CE的出色表现带来了新的变化。原本在四代半战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国家,如今面临来自中国的有力竞争。例如,法国达索公司的股价因“阵风”战机的失利下跌,而埃及、尼日利亚等国驻华武官纷纷联系成飞,表达对歼10CE的兴趣;伊朗也果断放弃采购苏35,转而洽谈百架歼10CE的大单。中国军工正经历从“追赶者”到“定义者”,从“产品输出”到“体系输出”,从“硬件贸易”到“标准霸权”的跨越。
中国军工在凭借歼10CE等先进装备拓展国际军贸市场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西方媒体可能会进行负面炒作,如已出现的“中国输出战争”等不实言论。对此,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盾牌”故事,展示中国军事装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例如沙特用中国防空系统拦截胡塞导弹保护平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配备中国雷达后海上搜救效率大幅提升等实例。
站在全球军贸市场的大棋盘上,歼10CE的实战胜利只是一个开端。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有望推出更多像歼10CE这样性能卓越、性价比高且体系完备的军事装备,持续影响并重塑全球军贸市场格局,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中国力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