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军工被稀土锁喉会有何变化,美国军工还能撑多久?

    2025-05-09 14:26:38 来源:玉渊潭天

    这是一艘尼米兹级航母,但如今,它正面临从未有过的隐患。航母上的舰载机,过去在极端温差、剧烈振动中仍能精准作战,现在却因缺乏某些关键稀土元素,磁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下降,作战性能明显缩水。雷达系统也不再那么敏锐,少了提升性能的元素加持后,追踪海上高速目标的精度正在衰退。至于最核心的动力系统,在缺乏特定元素用于控制核反应的情况下,运行稳定性也开始动摇,维护频率大幅提升。这一切,归根结底,都被一个关键词锁住了喉咙——稀土。

    美军工被稀土锁喉会有何变化,美国军工还能撑多久?

    被称为“工业味精”的稀土,凭借其独特的电子层结构,能让材料在磁性、光学、电学等方面焕发异彩,是许多高端军工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当前,中国已将包括镝、钕、钆等在内的多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而这些正是美军航母等高端装备中所依赖的“关键魔法成分”。

    那么,美国有没有替代选项?数据上看,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占比接近40%,这还不算夸张。然而稀土的“稀”并不在于储量,而在于其开采与提取的难度。多数稀土元素属于镧系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近,彼此之间难以分离——这就是所谓的“同族元素分离难题”。以往欧美主导的提取法,不仅处理量有限,周期还长得惊人。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突破,彻底改变了局势。

    1975年,中国科学家徐光宪提出了“串级萃取理论”,成为稀土分离工艺的里程碑式成果。这一理论最早应用于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该矿区拥有全国超过八成的探明稀土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是全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更具优势的是,这里的稀土与铁共生,矿石中含有6%左右的稀土元素,也就是说,在炼铁的过程中,就能顺带把稀土提取出来,大大节省了成本。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