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菲“肩并肩”军演有哪些目的?

    2025-05-08 14:35:38 来源:凤凰

    2025年度“肩并肩”美菲联合军演于4月21日至5月9日在菲律宾展开,这场演习号称“全面作战能力测试”,不仅规模创下新高,而且首次将多款美军前沿装备部署在台湾周边的菲律宾北部,明显带有“强力展示肌肉”之意。演习期间,美菲出动兵力约1.4万至1.7万人,其中美军占据绝对主力,约9000人,而菲律宾军方则派出约5000人。此外,澳大利亚、日本自卫队的士兵也首次参与实战演练,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近20个国家则以观察员身份旁观。在南海局势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这场被美媒比作“超级碗”的军演,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地区安全话剧,其剧本早已不局限于美菲双边,而是演化为美主导下多国力量介入亚太格局的缩影。

    美菲“肩并肩”军演有哪些目的?

    今年军演的一大看点,是美军首次在菲律宾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该系统核心为射程超过200公里、具备隐身突防能力的“海军打击导弹”。部署地点位于吕宋岛北部及巴丹群岛,距离中国台湾最南端仅约98公里,与中国黄岩岛之间也不过400公里。换言之,该系统的打击范围正好覆盖巴士海峡这一关键海上通道。军事专家王云飞指出,美军此举意在借助岛链控制“制海权”,构建“以岛制海”的封锁体系,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国可通过该系统封锁中国舰队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

    更进一步,美军还搭配部署了“海军陆战队综合防空系统”(MADIS),集成毒刺导弹、30毫米高射炮及干扰设备,可有效应对包括无人机、巡飞弹等“低慢小”目标。这种攻防一体的配置,使得美军在战区具备从岸基导弹打击到低空防御的全域覆盖能力。

    不仅如此,美军去年部署在吕宋岛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也并未按原计划在2024年撤离。反而有消息称,美方正在寻求将该系统出售给菲律宾,并以此换取其在菲律宾长期部署的“合法性”与“常态化”。这标志着美国已不再满足于“演习即撤兵”的策略,而是借由频繁的军演不断加深对菲律宾军事空间的实际控制。

    滕建群教授对此指出,美方早在去年演习中就通过“演习幌子”部署“爱国者”导弹,如今则更加明目张胆,借军演之名将兵力设备长期滞留。他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来形容美军的战略渗透——用军演做掩护,实则在推进军事存在的“常驻化”和“不可逆”。

    然而,一场突发的“意外”却给这场高调军演蒙上阴影。原本计划以退役二战军舰“马尔瓦尔”号作为靶舰进行实弹击沉演练,却在模拟攻击前几小时自行沉没。据称,该舰在拖带过程中进水翻沉,所幸并无人员伤亡。但这起意外事件却也暴露出菲律宾军方在基础保障、操作规范上的短板。王云飞指出,如此大型演习本应提前对靶舰状态进行全面检查与加固,如此仓促溺沉,不仅打乱了演习节奏,也令人质疑菲军的执行能力。

    演习中的另一大亮点,是美军“第3濒海作战团”的参演。这支部队正是美国推进“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理念的试验平台,强调将小规模陆战队分队部署在分散的小岛或沿海地带,以形成更具生存力和灵活性的作战单元。滕建群指出,这种部署方式正是为了应对如中国这类国家日益增强的远程打击能力——传统集中部署模式一旦遭遇导弹饱和攻击,几乎难以幸存。而分散式部署则有助于保持打击持续性,也反映出美军西太战略思维的重大转变。

    “肩并肩”演习最初只是美菲双边性质的常规联合演练,但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推进,其功能与定位早已发生质变。今年是“肩并肩”演习的第40年,但从参与国、演习内容、装备投放到战略意图,演习已经从过去的“协防训练”转变为实质性的地区遏制行动。

    王云飞指出,菲律宾允许美军进驻巴丹群岛,是其战略立场发生根本变化的象征。小马科斯上台后对台海事务的态度相比杜特尔特政府时期更为积极主动,甚至可称为“深度介入”。滕建群更是直言,菲律宾已成为美国“太平洋威慑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连接南海、巴士海峡与台海的中枢节点。

    军演期间,菲律宾国内反美抗议不断升级。演习首日,即有大批民众在菲律宾武装部队总部外集会,高呼“外国军队滚出菲律宾”等口号,抗议菲律宾被迫卷入大国博弈的局势。王云飞指出,小马科斯政府对内民意显然“视而不见”,为换取美方政治与经济支持,甘愿将国家命运押注于美国战略之中。

    事实上,美菲军事合作自1951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以来就并不新鲜。但小马科斯上台后明显“踩油门”:2023年向美军额外开放4处军事基地,至此美军在菲律宾可使用的基地增至9处,其中3个位于南海争议区。此外,美国还批准向菲出售F-16战机,令其军事体系更深度绑定美系装备。

    滕建群指出,小马科斯对美“唯命是从”的背后,也有个人家族命运的深层逻辑。他回溯历史指出,1986年马科斯父亲被美国“请”到夏威夷流亡,之后小马科斯长期依附于美国体系,美国也借此“培植代理人”,将菲律宾牢牢纳入自身战略轨道。

    美菲军演进行之际,中国方面也以实际行动作出回应。4月22日,即演习次日,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出现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并非选择通过巴士海峡返回南海,而是贴近菲律宾沿岸的巴布延海峡绕行。菲方随后表态称,该行为属于“无害通过”,不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方的动作不仅是对美菲演习的明确回应,也是一种区域战略威慑信号:南海事务不容外来干涉,“撑腰”无效。王云飞强调,这是中方维护海洋权益、保持台海和平的坚定表态。无论美军怎样部署,中方都有手段应对。

    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第一岛链中的重要性,但其自身实力的短板也让它成为被操作的“弱链”。通过“肩并肩”军演,美国正试图将菲律宾打造为战略前沿平台,维持其在西太的干预能力。而菲律宾则在一边倒亲美政策下,逐步将国家安全与政治自主权押上了赌桌。

    演习表面上是“协防合作”,实则是美方加固亚太布局的又一步棋。而这步棋,将把菲律宾带向安全护盾的角色,还是拖入大国冲突的前哨?答案或许会随着未来几年亚太局势的走向逐渐揭晓。(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