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并肩”演习最初只是美菲双边性质的常规联合演练,但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推进,其功能与定位早已发生质变。今年是“肩并肩”演习的第40年,但从参与国、演习内容、装备投放到战略意图,演习已经从过去的“协防训练”转变为实质性的地区遏制行动。
王云飞指出,菲律宾允许美军进驻巴丹群岛,是其战略立场发生根本变化的象征。小马科斯上台后对台海事务的态度相比杜特尔特政府时期更为积极主动,甚至可称为“深度介入”。滕建群更是直言,菲律宾已成为美国“太平洋威慑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连接南海、巴士海峡与台海的中枢节点。
军演期间,菲律宾国内反美抗议不断升级。演习首日,即有大批民众在菲律宾武装部队总部外集会,高呼“外国军队滚出菲律宾”等口号,抗议菲律宾被迫卷入大国博弈的局势。王云飞指出,小马科斯政府对内民意显然“视而不见”,为换取美方政治与经济支持,甘愿将国家命运押注于美国战略之中。
事实上,美菲军事合作自1951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以来就并不新鲜。但小马科斯上台后明显“踩油门”:2023年向美军额外开放4处军事基地,至此美军在菲律宾可使用的基地增至9处,其中3个位于南海争议区。此外,美国还批准向菲出售F-16战机,令其军事体系更深度绑定美系装备。
滕建群指出,小马科斯对美“唯命是从”的背后,也有个人家族命运的深层逻辑。他回溯历史指出,1986年马科斯父亲被美国“请”到夏威夷流亡,之后小马科斯长期依附于美国体系,美国也借此“培植代理人”,将菲律宾牢牢纳入自身战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