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和财新社报道,巴基斯坦军方称共击落了五到六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和一架苏-30MKI。印军战机大多数来自俄罗斯,当前俄军工出口的37%依赖印度市场。此次事件发生前,印度外交降级试探俄罗斯,原计划参加红场阅兵的印度总理莫迪改派国防部长辛格,最终改为副部长参加。这种外交降级并不常见,鉴于印巴局势持续紧张,俄罗斯后续态度值得关注。
自1961年苏联向印度交付首批米格-21战机以来,俄印建立了全球罕见的“跨阵营军事互信”。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俄印仍通过多个标志性项目维系特殊纽带。2022年乌克兰危机成为转折点,印度在联合国涉俄决议中连续投弃权票,拒绝加入对俄石油限价联盟。这种“经济务实主义”逐渐侵蚀了政治互信。俄方对印度“两头获利”的不满在2023年爆发,暂停向印交付坦克部件。印度加速采购法国阵风战机和美国MQ-9B无人机,被俄视为“战略背叛”。
此次阵风战机被击落事件成为检验俄印关系的试金石。普京在近期通话中避谈具体军事支持,转而强调经济议题,暴露出俄对印战略定位的降级。印度坚持仅派代表参与胜利日阅兵,是对俄方未能支持其克什米尔立场的隐性报复。未来印俄关系将进入“有限合作”新常态。印度不会放弃俄制装备的性价比优势,俄罗斯也需维持印度军火市场份额以对冲西方制裁。然而,印度“向东看”战略与俄罗斯“转向亚洲”政策的内在冲突难以调和。当莫迪政府将阵风坠毁归咎于“外部电子干扰”时,莫斯科的沉默预示了答案——在大国棋局中,利益计算始终是核心。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