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因国内动乱逃往印度,受到印度政府的庇护。这被许多孟加拉人视为印度干涉孟加拉国内政的象征,激起了强烈的反印情绪。孟加拉国要求引渡哈西娜,但印度拒绝,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矛盾。
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存在长期的边境争端,尤其是印度边境安全部队(BSF)对孟加拉国平民的射杀事件(通常因非法越境或走私)。尽管印度声称此类事件近年来有所减少,但这些冲突仍激起孟加拉国的强烈不满。
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水资源纠纷一样,孟加拉国和印度在帕德玛河(恒河支流)和蒂斯塔河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上存在长期争端。印度在法拉卡和蒂斯塔修建大坝,被孟加拉国认为损害了其下游农业和民生。
许多孟加拉人认为,印度对邻国采取“老大哥”态度,忽视孟加拉国的主权和利益。例如,印度对孟加拉国少数族群(尤其是印度教徒)权益的频繁评论被视为干涉内政。
社交媒体在两国关系恶化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社交媒体散布仇恨言论,放大对立情绪。
退役少将拉赫曼的极端言论,反映了孟加拉国部分人士对印度的强烈敌意。他的言论出现在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暴力袭击,印度可能对巴基斯坦采取报复行动的背景下。孟加拉国的反印情绪被进一步点燃。
印度东北部虽然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鸡脖子”)与印度本土相连,但这一地区是印度高度防御的战略要地。印度长期以来,担心中国通过这一走廊切断东北部,因此在该地区部署了重兵。孟加拉国若试图入侵,将面临印度强大的军事反击。
孟加拉国若试图分裂印度,将被国际社会视为侵略行为,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和其他大国不会支持这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