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美国采取的一些措施,如重建制造业、恢复财政纪律和减少全球军事负担等,初衷是好的,但实施方式过于仓促,导致效果适得其反。关税战没有赢家,但最大的输家可能是美国。
在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中国被认为仅落后几个月。从法规角度看,中国已摆脱了被卡脖子的困境,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4月11日,中国海关调整了芯片原产地认定规则,使美国制半导体与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绝缘,真正受影响的是美国科技企业。
美国科技巨头面临种种牵制,成本增加,市场缩小,而中国企业则找到了有效的赶超模式。以AI产业为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科技行业的收益飙升,但也存在泡沫风险。高盛认为当前AI投资带有防御性质,各大公司担心被对手超越,而不是基于市场需求。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加剧了美国企业的困境。英伟达股价在2023年和2024年大幅上涨后,今年因坏消息不断而下跌。华为推出的CloudMatrix 384在部分性能指标上超过英伟达GB200 NVL72,显示出中国在系统优化方面的进步。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产能不足,无法满足苹果和英伟达的需求。即使未来扩建,产能也远不能满足所有美国客户。此外,美国电力供应可能跟不上AI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西门子能源公司的股价飙升,反映出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大部分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将发生在美国、中国和欧盟。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两年AI应用所需的电力消耗可能激增160%。
相比之下,中国的能源成本较低,电网升级成本也更低。美国现有电网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而中国更适合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DeepSeek推出的低能耗模型减少了对AI数据中心规模和电力需求的负担。
能源问题将成为美国AI大厂发展的瓶颈。即使获得了台湾的技术支持,美国仍需面对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市场。特朗普政府对半导体相关制品课税的做法可能会加速美国在科技战中的失败。(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