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的“大罢免”机制本应是民众监督民意代表的渠道,但现在却沦为政党恶斗的工具。2024年初夏,民进党当局对国民党籍罢免团体负责人的大规模搜捕以及台北检方对朱立伦等蓝营要员的“法办威胁”,将台湾社会的政治撕裂推向新顶点。从街头抗议到司法战场,这场围绕罢免权的攻防战暴露出制度性问题——当政党利益凌驾于法治之上,所谓的“民主”正在变成一场政治秀。
台湾地区的“罢免制度”自2018年修法后,原本应成为民众监督民意代表的制度化渠道。但在此次针对民进党籍民意代表吴思瑶、吴沛忆等人的罢免案中,这套机制却沦为蓝绿对决的导火索。国民党阵营以“议会暴力”和“政策失能”为由发起联署,招致民进党的强烈反扑。桃园地检署凌晨突击搜查罢免团体总部,台北地检署以“违反选罢法”名义传唤黄吕锦茹,并将枪口对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这种操作彻底撕开了台湾司法中立的遮羞布。
对比2019年高雄市长韩国瑜被罢免时的司法态度,民进党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当时绿营发动“罢韩”行动,尽管存在联署程序争议,司法系统却全程静音;如今蓝营正当行使罢免权,检方却以“涉嫌伪造文书”和“串联外力”等罪名穷追猛打。台大法律系教授张育诚直言:“当司法机器随执政党意志转向,法律就成了政治追杀的工具。”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民进党籍民代曾在2020年修法时高呼“要让罢免权成为民众手中的利剑”,如今这把剑刚对准自己,就立刻动用国家机器将其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