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此次举行的反水雷演习虽然不像反潜、反舰、防空演习那样引人注目,却透露出一系列值得警惕的战略意图和技术升级。这种“低调但实用”的演练,往往才是真正贴近实战的“技术活”。
首先,反水雷演习作为美韩海军联合演训中的一个相对固定项目,近年来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实际上每年都有举行,只是被淹没在声势浩大的大规模联合军演中。然而此次反水雷演习的特殊性,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地点——朝鲜半岛东南沿海的普向方向。
细看这几年美韩举行反水雷演练的分布,不难发现几乎都集中在庆尚北道、庆尚南道一带,而后者又紧邻釜山港。选址的背后显然不是随意为之。早在2010年“天安舰事件”发生之后,美韩就开始高度重视朝鲜方面可能进行的水雷封锁行动。此后,美韩甚至联合多达十六七个国家在这一海域频繁举行扫雷、布雷的演练,显然已将此地作为半岛“海上咽喉”来重点演练。这次演习可以视作对该战略思维的延续与强化。
在演练内容上,此次演习虽然舰艇数量不多,约十艘左右,但其中的关键装备却相当有看点。特别是韩国海军出动了“南浦号”新型扫雷舰,这是一艘由韩国现代重工打造的、具备相当作战能力的多功能舰艇。
美韩海军反水雷演习有何特殊之处
“南浦号”排水量达到4200吨,体量在扫雷舰中已属较大,不仅具备扫雷功能,还能执行布雷任务。舰体前部配备了一门76毫米奥托快速射击舰炮,具备中近程火力打击能力;同时安装了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系统,显著提升其自我防卫和空中威胁拦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