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回归白宫的这80多天,世界仿佛被拉进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混乱秀”。从对内政策的频繁调整,到对外关税战的步步紧逼,他的种种操作几乎每一天都在重塑美国的形象——不是走向强大,而是愈加难以预测,充满不确定性。正如特约评论员庚欣所形容的,这种风格可以被称为“折腾型执政”,其本质是一种通过颠覆、打破和反复无常的方式,来制造舆论、累积支持、转移焦点。
和他第一次任期时的表现如出一辙,特朗普对拜登政府和奥巴马时代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几乎是全盘否定。从价值观体系到制度构建、再到规则执行,全都被他重新洗牌,不留情面。而这一次,由于他携胜利者姿态卷土重来,又夹杂着上一轮败选带来的“复仇心态”,这股“折腾”的劲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关税战,就是他这轮操作中的重头戏。4月2日,他突然宣布对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掀起了全球市场的惊涛骇浪。然而还没等敌人出招,美国自己却先中招——股市震荡、投资者信心崩盘、街头抗议此起彼伏。这一场“自我伤害式贸易战”还没走完第一步,就已经让美国内外交困。更令人咋舌的是,特朗普在宣布征税后不到几天,又开始“变脸”:先是暂缓90天执行,接着又宣布豁免部分产品,前后反复,朝令夕改,搞得盟友和对手都无所适从。
而在这场混乱背后,特朗普的亲信与相关企业却在股市起伏中大捞一笔,据统计,其家族相关公司在动荡中获利高达上千亿美元。这种“权力+资本”的双重收割方式,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口诛笔伐,也使美国的国家信誉遭遇严重滑坡。
正如欧盟在一次闭门会议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并不关心特朗普要征多少关税,关心的,是他下一秒还是否说这句话。”这才是他执政中最致命的问题——彻底丧失了政策可预测性。政策的不可预期,不仅让对手难以应对,更让盟友无法信任。
其实,美国今天的软实力,已经远超它的军事与经济硬实力。而这种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信任”与“制度稳定”。如果美国的总统自身成为“信任危机”的最大源头,那么这个国家的衰退就不是可能,而是时间问题。
拜登曾公开表示,“没想到特朗普短短几十天就能带来如此之大的破坏。”而在特朗普就职50天时,白宫曾高调宣传“50天赢了50个胜利”,如今到了80多天,特朗普团队是否还有勇气继续这么说?是否还有资格说?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折腾”还波及了原本应充满和平与纪念意义的二战胜利80周年。在这场本应象征全球共同抗争与胜利的纪念中,美国的“折腾”再次成为不安因素。从俄乌冲突持续不断,到国际关系再度紧张,甚至围绕“胜利日是5月8日还是5月9日”这种细节,也被拿来炒作争执。
本该是各国缅怀历史、团结一心的时刻,却再一次被政治博弈、地缘冲突撕裂。我们当然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战的伟大胜利,也应向所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国家和人民致敬,不论是美国、英国,还是俄罗斯、乌克兰。因为,和平是全球共同的成果,不应沦为政治操弄的筹码。
历史曾告诉我们:只要和平力量团结一致,就能战胜最黑暗的时刻。相反,一旦自我分裂、彼此猜忌,不仅会重蹈战争覆辙,更会使全球陷入持续的经济与政治动荡。
如今的世界早已迈入一个需要“和平、和解与合作”的新时代,但总有那么一股力量在背后使绊、在前面点火。特朗普打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但其掀起的“贸易冲突+地缘博弈”,却和战争带来的破坏别无二致。
在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的关键节点,庚欣给出了四句呼吁:
第一,温故知新。必须从历史中找答案,明白战争为何而起、和平为何而得。
第二,不忘初心。先辈们用血与命换来的胜利,不能被今天的政客当作博弈工具。
第三,与时俱进。今天的主旋律是和平共赢,任何背离这个方向的行为,终将被历史淘汰。
第四,再创和平和解合作。中国作为二战胜利成果的主要继承者之一,也理应是今天和平世界的积极推动者。
最后,一句来自中华传统智慧的箴言或许最能总结当下的应对之道:“和为贵,忍为高,谈为上,信为先。”面对全球动荡与挑战,唯有合作,才能共赢;唯有对话,才能止战;唯有信任,才能构筑未来。
而特朗普的“折腾”,也许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美国和世界的耐心,终究是有限的。(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