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欧洲“核自主愿景”陷入安全困境 系列难题待解

2025-04-17 14:15:47 来源:中国军号

欧洲核自主愿景陷入安全困境!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在多个场合表示,愿就向欧洲盟国提供“核保护伞”问题与相关各方展开讨论。这并不是法国首次提出该提议,但这次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回应较为积极,反映出欧洲对自身安全环境的深度忧虑和动态思考。然而,欧洲“核自主”进程一旦启动,不仅将严重冲击由北约主导的现行“核共享”机制,还将对欧洲安全走势、跨大西洋关系以及国际核军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法国和英国是欧洲仅有的两个能够提供“核保护伞”、实现“以核护欧”战略目标的候选国家。法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始终将本国核力量与欧洲安全相联系,认为法国核力量不仅是保卫本国领土,同样适用于保卫邻国和盟国领土。法国拥有约290枚核弹头,数量位列全球第四。其核力量主要由海基和空基两部分构成,其中约80%的弹头依靠现役4艘“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完成装载部署。此外,法国还依靠“阵风”战机及其挂载的ASMP-A型超音速核巡航导弹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法国在核武器的设计研发、实战部署、维护升级等环节均实现高度自主可控,不受北约“核计划小组”的约束限制,这也是其引领欧洲“核自主”进程的最大底气。

相比之下,英国核力量总体规模较小,拥有225枚核弹头,且在核载具方面存在不足。现役4艘“前卫”级核潜艇及其搭载的美制“三叉戟”导弹就是其全部“核家当”。英国正加快下一代“无畏”级核潜艇的建造工作,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替换已超期服役的“前卫”级核潜艇。英国核力量因在战略决策和技术研发等环节依赖美国,被视为美国核威慑力量在欧洲的延伸。斯塔默政府公开声明反对核扩散,这也使英国不会成为欧洲“核自主”进程的首要倚重对象。

尽管法国表现出尽早开启相关讨论的迫切愿望,德国候任总理默茨也呼吁与英法达成“核共享”,但“核自主”进程本身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征,决定了仍有一系列难题摆在欧洲面前。资金投入捉襟见肘,从进攻端来看,法国和英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与其主要威慑对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且核载具平台相对单一和老旧。从防御端来看,欧洲仍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与导弹防御系统,在“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具备全面作战能力之前,仍需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此外,核武器的实战部署、维护保养、换代扩容需耗费巨额资金,这对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欧洲国家来说是一大挑战。

目前,各方围绕欧洲“核自主”远未达成普遍共识。在法国国内,马克龙政府与反对党针对本国核力量运用存在“欧洲属性”与“法国属性”之争。在欧洲地区,除德国、立陶宛、波兰等国给予正面反馈外,拉脱维亚表示暂不考虑在本国部署核武器,斯洛伐克直接亮明“不接受”的态度,俄罗斯更是将法国的提议视为一种“核恫吓”。在跨大西洋关系层面,鉴于现行“核共享”机制是美国掌控欧洲安全事务的终极象征,美国不太可能放任他国侵蚀其对欧洲安全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长期以来,欧洲处于北约提供的“核保护伞”之下。随着跨大西洋关系发生剧烈变迁,欧洲国家面临“核保护伞”锈蚀、自身沦为美俄博弈牺牲品的潜在危险。在此背景下,法德两国重提欧洲“核自主”,试图以“核自主”为抓手推动防务自主,进而重获与传统伙伴国和主要对手“平等”对话的资格与权利。然而,无论是英法核武库规模与美俄之间较大的差距,还是各国在“核自主”问题上的立场差异都说明,欧洲既没有力量、也没有决心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若欧洲国家在北约框架外扩大核武库、共享核武器,可能导致全球核武器扩散加剧,反过来恶化欧洲的战略环境。当下欧洲面临的安全困境,仅凭军事手段非但无法有效破除沉疴积弊,还会加剧国家间的紧张对立关系,无助于塑造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