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歼-36背部独特的DSI进气道设计和三台发动机的尾喷口使其动力布局别具一格。美媒认为三台发动机能为其提供强劲动力以实现持续高速飞行并满足航电设备的电力需求。背部进气口周围和后部的浅色块让美媒猜测除了割裂式迷彩外,还可能涂有镜面涂层以降低红外信号特征,提升隐形能力。如果属实,那么歼-36在隐形方面将更胜一筹。
歼-36的试飞进程堪称一场令人瞩目的“速度与激情”盛宴。自2024年12月26日首飞,到2025年3月17日、3月25日、26日的“五天三飞”,以及4月7日的再次试飞,其高度集中的测试节奏打破了中国新型战机研发史的纪录,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美紧张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如此紧锣密鼓地试飞歼-36显然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特朗普宣布启动F-47第六代战机项目,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试飞歼-36是对美国军事压力的有力回击,展示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技术进步,表明中国有能力在军事技术上与美国分庭抗礼。
这也是中国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未雨绸缪之举。当前国际局势下,地区安全形势波谲云诡,中国需要尽快让歼-36服役,以提升自身的空中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防患于未然。
与此同时,中国轰-6N轰炸机也吸引了外界的目光。近日,有美国媒体传出的照片显示轰-6N携带一枚大型空射弹道导弹现身,从导弹外形尺寸推测,可能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空射版本,其前端第三极采用助推滑翔系统,具备在大气层终端回落、高超音速滑翔并机动飞向目标的功能。
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大陆是否具备空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能力的猜测。如果中国确实拥有这种能力,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轰-6N本身作战半径较大,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后,其作战半径可突破7000公里。再加上空射型弹道导弹可观的射程,两者相结合,理论上能够对上万公里外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让中国的战略打击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