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空心化严重:几十年的外包和外移,使美国本土基础制造能力已经断裂,重建不仅需要巨额投入,还需时间与劳动力配套。
人力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美国工人的工资、环保标准、生产用地成本等远超中国,造成本土制造的价格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
消费心理难以扭转:面对功能一样但价格高出一截的“美国制造”,多数美国消费者仍会优先选择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
举个现实例子,若将一顶在中国制造的MAGA红帽改为在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将上升数倍。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而言,爱国情怀很难战胜钱包现实。
加税的后果:最后一棒打在美国消费者身上
对于进口商而言,额外的关税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如果找不到替代供货国,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于是,加征的关税最终会转化为标签上的数字,直接传导到消费者的账单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顶MAGA小红帽的价格对比:在中国生产的“MAGA”小红帽,由50美元涨价至77美元,这是对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54%关税的最直观反映。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关税由谁买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