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捷教授认为,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会降低美元需求,因为加征关税会导致跨境贸易总量缩减。后续影响因素包括美债市场表现和美国政策利率。美债能否恢复吸引力将决定美元指数走势。美国最新CPI数据显示通胀降温,但在加征关税的影响下,国内物价可能上升,这将对降息通道产生压力。美联储需要权衡经济下行担忧与通胀压力。
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美元下行空间有限。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谢家曦表示,在暂缓关税90天的情况下,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通胀压力仍然偏高,减息时间和次数仍存不确定性。
人民币方面,4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走强,较前一日调升5个基点报7.2087,这也是7个交易日以来首次调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几度突破7.3关口。吴卓殷认为,近日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调整影响,央行会致力于将中间价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芦哲强调,人民币汇率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升贬值速度,而非某一具体点位。4月初“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后,人民币中间价在美元指数走弱的局面下逆势拉升,表明人民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汇率管理操作,通过主动贬值进行风险释放。
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大幅升值。4月11日,美元兑日元触及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元兑瑞郎也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胡捷表示,美元走弱支撑了其他货币的升值空间。日元正处于升息通道上,日本通胀预期上升,加息政策明确将利好日元表现。吴卓殷指出,市场恐慌情绪下,避险货币预计会持续受到青睐。
部分投资者目前的美元资产配置计划虽未完全改变,但已有调整。一位投资者表示,在当前汇率环境下,会选择黄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资产,但仍会配置一些短期美元产品以避免市场波动。
避险货币升值背后涉及美元信用问题。芦哲认为,全球资金正在为未来重新构建新的价值坐标系。胡捷则表示,美元的安全性仍得到认可,保值性受影响不大,但用途广泛性因贸易总量减少而受限。(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