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原本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业,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经济风暴。这场风暴正以惊人的速度反噬美国本土,导致企业被迫裁员、消费者为通胀买单、股市暴跌蒸发万亿财富。这场贸易战如何将美国推入深渊?
自4月初宣布对全球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后,美国企业首当其冲。从科技巨头到玩具小厂,无一幸免。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苹果和特斯拉等企业的股价暴跌,纳斯达克指数两天内重挫13%,七大科技巨头市值蒸发超过11万亿元。汽车巨头大众因25%的关税被迫提高美国售价,供应链中断导致部分工厂停产。美国本土玩具企业“奥罗拉世界”为抵消成本,不得不减少颜料种类,甚至考虑涨价转嫁压力。大豆出口商陷入绝望,2018年贸易战后,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份额已被巴西取代,如今新关税可能彻底摧毁这一产业。
洛杉矶玩具商“算盘品牌”将包装材料从塑料换成硬纸板,每个托盘成本从30美分降至7美分;在线零售商“新郎日”砍掉电池和装饰礼盒以压缩成本。即便如此,美国制造业回流仍是空谈,劳动力成本高、技能短缺等结构性难题始终无解。
关税的代价最终由普通民众承担。耶鲁大学预测,新关税将导致美国物价短期内上涨1.7%-2.1%,每个家庭年支出增加约3800美元。消费品制造商正重拾“缩水式通胀”,价格不变但分量减少,如食品包装缩水、日用品体积减小。实际收入增长落后于通胀,美国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2020年至今,居民实际消费增长16%,而实际收入仅增9%,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洛杉矶一家玩具店店主坦言,店内90%商品来自中国,若价格翻倍,小店将难以为继;超七成美国人预测未来半年汽车、手机等商品将因关税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