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核潜艇力量信誉一落千丈,到底发生了什么?(2)

2025-04-14 11:03:11 来源:头条

迫于形势,美国海军不得不考虑延长部分俄亥俄级潜艇的服役年限,多达5艘面临“强撑”。但这种延寿操作并非长久之计,除了技术维护成本高企外,部件老化、人员轮换困难以及后勤系统压力等问题也如影随形。

更棘手的是,面对一旦爆发的区域性冲突,美国潜艇从本土部署到亚太前线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更久,这种滞后的调动能力在高节奏现代战争中极易成为致命弱点。

弗吉尼亚级难产,造舰能力陷入瓶颈

除了战略核潜艇,美军在攻击型核潜艇的更新换代上也遭遇重挫。原本美国希望通过弗吉尼亚级潜艇批量生产,巩固在水下作战的优势,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根据美国海军原计划,到2028年要将弗吉尼亚级产能提升至每年两艘,但目前的实际产量只能维持在1.1至1.2艘之间。

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核潜艇力量信誉一落千丈,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核潜艇力量信誉一落千丈,到底发生了什么?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多方面叠加:首先是造船厂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其次是供应链长期中断,关键设备交付屡屡拖期。例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的涡轮发电机,以及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制造的艇首结构组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期,进而拖累整个项目进度。

美国防部内部已有声音警告,如果哥伦比亚级与弗吉尼亚级继续“双双拖延”,那么美军水下力量的代际更替将遭遇系统性崩盘。眼下的现状是,美军曾引以为豪的核潜艇舰队正逐步走向“高龄化”,而新生代潜艇却迟迟无法补位。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