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相继完成两款第六代战斗机试飞后,西方世界的反应不可谓不激烈。其中,英国的声音尤为刺耳。这个曾经在航空工业领域拥有辉煌历史的老牌国家,如今却选择用抹黑和贬低的方式来回应中国的技术突破。无论是带有浓厚官方背景的媒体,还是一众英国军事评论员,都纷纷质疑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技术定位,甚至称其不是“制空战斗机”,而是“战斗轰炸机”,连最大飞行速度都随意杜撰为1.8马赫,言辞之间充满了毫无根据的轻蔑与偏见。
嘴上说得凶,背后却早已心虚。随着中国在高端军用航空技术上的不断推进,英国不得不重新激活其主导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GCAP(全球空中战力计划),联合日本、意大利两国展开合作,意图在这一代际的竞赛中抢占一席之地。毕竟,如果让一个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率先完成六代机实飞并服役,西方发达国家昔日构建的技术优越感和话语权将大打折扣。英国当然不甘心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然而现实总是比豪言壮语更有说服力。当前英国本土的航空工业能力,远不如它嘴上的调门那样响亮。最近一则颇具讽刺意味的消息再次揭示了这一点。据英国媒体披露,英国皇家空军正考虑采购意大利制造的M-346高级教练机,替代老旧的“鹰-T1”教练机,用于“红箭”飞行表演队。本应由英国国产“鹰-T2”接棒,但该机因发动机性能长期不稳定、妥善率低下,最终无缘选拔。
这本已是自打嘴巴的一件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M-346这款飞机的研发背景曾有俄罗斯航空机构参与,在西方“反俄”情绪高涨的大背景下,竟被一些保守派政客当作“政治错误”大加批判。但问题是,这些议员骂归骂,现实却清清楚楚摆在那里:英国已经没有能力独立研制一款新一代军用教练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