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公司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近期海外和国内关税政策的变化,全球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剧烈波动。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如中国34%、欧盟20%、印度26%、韩国25%、越南46%等。虽然半导体在此次关税征收中被豁免,但未来可能加征关税。此前,美国已对中国半导体产品按301条款适用50%的关税税率。对此,中国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欧盟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宣布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等。
在全球关税政策调整之际,全球半导体公司股价出现异动。4月2日至4月7日,英伟达下跌11.36%,台积电下跌13.32%,超威半导体(AMD)下跌18.62%,英特尔下跌11.25%,苹果公司下跌18.7%。A股市场中,半导体行业指数同期下跌11.17%,苹果产业链指数下跌15.32%。A股半导体公司股价也受海内外政策影响出现剧烈波动,许多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询问关税政策的影响。例如,江波龙回复称其构建的国内外供应链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能灵活应对环境变化。卓胜微表示,公司坚持自主可控的战略路线,基本实现了主要业务的资源转换,相关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
截至4月7日,已有42家半导体公司发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有8家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这些公司包括数字芯片设计公司江波龙、卓胜微、天德钰、聚辰股份,半导体材料公司上海合晶和天岳先进,集成电路封测公司汇成股份和赛微电子。就已披露财报的公司来看,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优。42家半导体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724.81亿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149.94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有7家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
业绩增速方面,42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业绩翻倍增长。盈利规模最大的华天科技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而神工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115万元。毛利率方面,有25家公司的毛利率在25%以上,9家公司在50%以上。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42家公司中有28家在今年获得了机构调研。业绩高增长的江波龙被调研次数最多,达14次。高毛利率的龙迅股份、复旦微电等也获得较多调研。江波龙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4.64亿元,同比增长72.48%;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160.24%。晶丰明源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元,较上年同比减亏0.58亿元,综合毛利率上升11.45个百分点。
浙商证券指出,受关税政策影响,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将加速。开源证券认为,反倾销和关税反制或将限制国际模拟芯片公司的低价竞争策略,缓解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压力,带动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渗透率提升,在汽车电子等高壁垒领域有望从“边缘突破”转向“核心渗透”。(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