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了一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多国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政府此举对内忽视了百姓生计,对外不顾盟友利益,最终可能内外交困、两败俱伤。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经济学教授托马斯·富勒顿指出,除了最新的“对等关税”,美国此前还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若这种“关税组合拳”长期持续,不仅会增加通胀压力,还可能导致企业步履蹒跚,进而走向滞胀。美国雪城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也认为,在某些行业,加征关税不会为美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为贸易会被转移到第三国,不会推动本土生产。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斯皮克曼撰文称,尽管特朗普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但这种口号无助于提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目前,美国股市受到重创,短期内市值蒸发超过4万亿美元,特朗普的支持者首当其冲。他认为,通过推动制造业回流来创造就业岗位有可取之处,但不应通过筑高关税壁垒、保护低效率生产来实现。美国消费者不应该花更多的钱去购买与进口商品质量相当甚至远远不及的本土产品。
斯皮克曼进一步指出,特朗普大肆宣扬欧美汽车贸易不平衡,指责欧盟进口的美国汽车不够多。然而,许多美国人都喜欢购买可靠性高、燃油经济性好的外国品牌汽车,这些汽车大多数是在美国组装的。如果欧洲人也喜欢这些品牌的汽车,并且欧洲本土就能生产,他们没有必要支付航运费用从美国进口。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福特汽车在德国当地设厂生产,特斯拉也在上海开设了海外工厂。这些企业的利润也是美国国际收支的一部分。事实上,欧盟在汽车贸易中没有行骗,而是让消费者在市场上自由选择,毕竟许多美国汽车对于欧洲来说太大或者耗油太多。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名誉教授、经济学家马里奥·塞卡雷西亚认为,若美国持续实施最新推出的关税政策,加拿大的劳动力市场和重要行业或将遭受重创,跨境贸易相关行业的经济损失可能尤为惨重。他分析称,由于北美贸易一体化程度很高,美国大规模加征关税将对加拿大产生直接影响。美加不仅仅是贸易伙伴,还维持着结构化关系,不能随意改变。因此,他呼吁寻求贸易伙伴多元化,不再仅仅依赖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塞卡雷西亚强调,加征关税通常被视为保障国内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会导致效率低下和消费成本增加。这种情况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关税战长期持续,很多企业将重新部署供应链,一些企业或许会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方,这不仅意味着加拿大失业率上升,美国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