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准备跟美国奉陪到底了吗 效仿中国反制。欧盟因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而陷入困境,尽管事前做了准备,但面对实际关税时仍显得应对不足。他们计划团结内部成员,向中国学习,对美国进行反制。然而,这一策略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中国的反制速度非常快,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早早就表示要和特朗普“奉陪到底”。相比之下,欧盟缺乏这样的决心和觉悟。由于长期依赖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欧盟对地缘政治风向的感知变得迟钝。
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三天后,欧盟才决定在卢森堡召开各国贸易部长会议,讨论如何将效仿中国的想法转化为行动。时间紧迫,几天后欧盟将进行集体表决,决定是否对美国关税进行反制。除非有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且这些国家在欧盟的人口占比超过65%,否则通过反制的可能性很大。
即便通过反制决议,欧盟内部能否团结一致才是关键。欧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美国的反制促使对方坐上谈判桌,而不是单纯为了报复。若想让美国感到疼痛,欧盟必须团结一致。然而,涉及美欧关系时,欧盟难免瞻前顾后。
目前,法国和德国等成员国主张强硬反制,而西班牙和意大利则希望避免局势升级,以免损害美欧关系。这两个国家警告称,关税战只会导致“双输”局面,呼吁继续与美国谈判。其他经济上依赖对美出口的成员国也希望欧盟能三思而后行。
酒业是分歧最大的领域之一。欧盟委员会打算将其作为反制重点,但特朗普威胁征收200%的超高额关税,这使得一些成员国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感到担忧。法国的态度矛盾,一方面担心贸易战影响出口经济,另一方面又希望欧盟采取强硬措施。
法国总统马克龙建议欧洲企业暂停对美国的投资,直到局势明朗。然而,这种表态意义不大。此前,欧洲多次与美国接触,马克龙亲自访问白宫,但最终特朗普仍然加征了关税。显然,马克龙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了特朗普的决心。
欧盟面临困境,不知道如何在对美反制中把握尺度。既不能太软弱,也不能太强硬,以免断送谈判机会。欧盟希望通过美欧磋商解决问题,如果谈判失败,也会采取反制措施。欧盟贸易主管一直在与美国同行交流,希望能解决矛盾,但他也抱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毫无道理”且“具有破坏性”。
欧盟需要尽快做出决定,究竟是走出舒适区,团结一致对抗特朗普,还是选择妥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