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体坛记者马德兴发文介绍了中国U17在亚少赛出局背后的一些备战问题。这次U17国少队的备战存在许多疑问,从大连预选赛结束后就开始了。当其他获得出线资格的国少队纷纷利用国际足联指定的国际比赛窗口期展开集训或海外拉练时,中国国少队部分球员因为需要参加首届三大球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队伍放弃了集中。直至12月才在昆明组织了一期集训,并与当地球队进行了两场热身赛。
之后,国少队员因需跟随地方队参加全运会的备战,直到今年2月才再次集中,然后前往日本进行半个月的拉练并进行四场热身赛,对手均为日本当地俱乐部梯队或大学生队。回国后,队员们返回各自地方队参加锦标赛,直至3月6日才在三水重新集结。整个过程中,国少队没有安排一场有质量的高水平热身赛。
面对决赛阶段比赛,对手整体实力更强,且由于世少赛扩军,亚洲参赛席位增加了一倍,各国和地区更加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上村健一依然按照预选赛的备战方式进行,导致从一开始就出现问题。青少部也因缺乏大赛经验,无法在宏观上进行把控,只能让上村健一按自己的设想进行备战,使得问题未能及时纠正。
此外,U17亚洲杯参赛地塔伊夫的海拔接近1700米,但上村健一对高原作战的影响毫无概念。中方曾向上村健一通报这一情况,并建议做出针对性安排,但他认为低海拔不会有影响。结果,在中沙首战后,国少队员普遍反映70分钟后体能跟不上。高原不仅影响体能,还因为空气稀薄和风速大,影响球速和飞行线路,导致长传球失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