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在明来说,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法律漏洞和政治策略为自己争取时间。他一方面竭力拖延其他案件二审判决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塑造公众舆论,试图将自身塑造成“独裁政权”的受害者。他多次公开指责尹锡悦政府破坏法制和宪政秩序,声称针对他的司法行动是一场“阴谋”。这种叙事不仅帮助他在左翼阵营中巩固了地位,也让部分法官和司法机构在处理案件时显得犹豫不决。同时,李在明还通过党内的铁腕手段清除异己,将共同民主党变成了所谓的“李在明一人党”。这种集权式的运作方式虽让反对派对其更加敌视,但也为他赢得了更多忠诚的支持者。尤其是在年轻人眼里,他被视为敢于挑战权威、代表进步力量的象征。
即便李在明能够在右翼内斗和左翼支持者的助推下顺利当选总统,他仍然无法摆脱司法的阴影。根据韩国法律,总统任期结束后,司法机构有权重新启动对其案件的调查和审判。届时,他不仅需要应对大庄洞案和其他贪腐指控,还可能面临新的证据曝光和更严厉的惩罚。换句话说,李在明即使登上总统宝座,也注定是一个“戴罪之身”,其政治命运充满不确定性。
李在明的政治崛起堪称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他娴熟地运用权术和舆论操控技巧,将自身包装成“正义的化身”,同时利用法律漏洞和政治资源规避即时惩罚。然而,这种策略能否长久奏效仍是未知数。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贪腐丑闻往往会成为压垮政治人物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李在明真的以“戴罪之身”当选总统,那么他的五年任期不仅是对韩国制度的一次考验,也将是他个人命运的终极豪赌。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