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正式罢免后,韩国将在60天内举行大选,以尽快选出下一任总统。李在明作为左翼阵营的核心人物,在年轻选民中拥有大批支持者,并被视为完美的政治领袖。然而,他却因多桩贪腐嫌疑案件而备受争议。这些案件包括滥用权力、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等,司法程序因总统任期豁免暂时搁置,但五年后仍会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
李在明的贪腐争议最早可追溯到担任城南市长时期。2021年,韩国检方启动对他的调查,揭露了他在大庄洞土地开发案中的可疑行为。该项目本应为城南市带来公平收益,但最终持股50%的城南都市开发公社仅分得10%的收益,两家民间企业却瓜分了近70%的巨额利润。这一异常现象引发了广泛质疑,尤其是当调查发现负责制定分配方案的是李在明的亲信柳东珪时,所有线索都指向了李在明本人。尽管李在明坚称自己“不知情”,但随着柳东珪被捕并翻供,以及金涌等其他亲信被牵扯其中,案件逐渐浮出水面。检方指控民间开发商通过官商勾结,在大庄洞和慰礼新城开发项目中分别攫取了788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和211亿韩元的不正当利益。
除了大庄洞案外,李在明还深陷多起零星小案的泥潭。例如,2023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裁定李在明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法院认为,他在选举过程中发布虚假信息,歪曲民意,情节严重。如果二审维持这样的判决,李在明将失去国会议员席位,并被禁止参与未来五年的任何公职竞选。但在尹锡悦弹劾案宣判前两天,首尔高等法院二审判决李在明无罪,这对他来说是“起死回生”,暂时摆脱了剥夺总统参选资格的风险。然而,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声称,二审裁决误解了法律,“不符合经验和常识规则”,要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即便这次被判无罪,也只是李在明背负的六桩案件中的一个小分支,卸任后仍需面对法律清算。
对于李在明来说,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法律漏洞和政治策略为自己争取时间。他一方面竭力拖延其他案件二审判决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塑造公众舆论,试图将自身塑造成“独裁政权”的受害者。他多次公开指责尹锡悦政府破坏法制和宪政秩序,声称针对他的司法行动是一场“阴谋”。这种叙事不仅帮助他在左翼阵营中巩固了地位,也让部分法官和司法机构在处理案件时显得犹豫不决。同时,李在明还通过党内的铁腕手段清除异己,将共同民主党变成了所谓的“李在明一人党”。这种集权式的运作方式虽让反对派对其更加敌视,但也为他赢得了更多忠诚的支持者。尤其是在年轻人眼里,他被视为敢于挑战权威、代表进步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