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认为,在今年内需延续不错的修复动能、外需压力尚未显现之下,一季度政策保持了相对定力。但在加征关税的现实背景下,二季度外需出现较快下行,其对经济的拖累将凸显出来。预计在今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之下,政策稳增长诉求仍强。央行、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发言人均表示“政策仍有空间,择机用好储备工具”,预计二季度“增量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巩固内需修复动能,可期待后续降准降息、特别国债发行提额、提振消费细项措施等对冲政策。
长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的观点相对乐观,他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短期机遇或大于风险。短期来看,较于印度、韩国、越南等国,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和美国差距较小,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再度大幅加征关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可能弱于其他经济体。这或将推动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股市,A股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所提振。长期来看,对等关税的推行或将引起其他国家反制,美国和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或将为中国进一步加强与欧盟、东盟等贸易合作提供契机。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乔培涛分析,在内需政策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市场阶段性偏向于防御,所以大盘指数阶段性面临调整压力。但可关注结构性的机会,选取受关税冲击较小且可能受益财政、货币政策发力的板块,如食品饮料、地产、社服等。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提示关注创新药板块的机会,认为中国创新药对美直接出口规模很小,出海主要依赖技术授权而非实物出口。此外,创新药行业是所有出海行业中少有的不冲击海外劳动力市场,反而帮助海外提高就业的行业。(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