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能让美企“解放”吗 关税政策引发广泛质疑!4月2日,美国政府将正式推行一系列关税措施,以实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向选民承诺的经济复兴计划。特朗普称这一天为“解放日”,认为新的关税将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并使美国工人和企业重新占据全球竞争优势。
尽管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大张旗鼓,其执行过程却充满不确定性。市场、企业和经济学家纷纷质疑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及其可能引发的经济后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欧盟、韩国、巴西和印度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商品实施特别关税。他还宣布对外国汽车、计算机芯片、药品等核心行业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对任何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国家(包括美国本身)施加25%的进口税。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减少美国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高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特朗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表示,新关税预计每年将为美国带来600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美国政府财政收入显著增长。按此计算,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约为20%,远高于此前的2.5%。然而,尽管特朗普政府的表态强硬,关税的具体实施过程却经历了一系列推迟和调整。例如,特朗普最初承诺“从第一天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但该计划被推迟至2月,又在3月的最后关头宣布对部分汽车制造商给予临时豁免。对于已经宣布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仍需处理大量细节问题,导致执行过程更加拖沓。税收基金会高级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杜兰特直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目前可能没有足够人员来落实这些关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