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少军事大V都在转发一条消息,声称央视军事在最新节目中披露了“银杏叶”六代机的模型,其中还清楚地展示了该机采用的并列双座布局,并由此提出了各种猜想。可惜的是,如果细究该消息的详细报道,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单从相关视频截屏看,的确央视是在节目中展出了歼-36战斗机的模型,而且旁边的站台上还有“1/144中国空军验证型战斗机免胶拼装模型”的说明牌。从视频上看,模型制作得相当精细,包括标志性的三发设计、机背DSI进气道和宽大的内部弹仓,而最受关注的则是该机采用的并列双座布局,印证了外界长久以来的猜测。
笔者之前已经多次提过,六代机的作战设想不同于现有的四代或五代机,更强调利用隐形和高速性能实现远距离“一击即杀”,因此对于空中机动性能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同时出于未来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需求,以及处理从机载传感器以及其他平台提供的复杂空域信息的要求,对机组人员密切配合的要求也更高了。
苏-34和F-111战斗轰炸机都采用并列双座布局
因此外界此前一直猜测,为适应这些未来空战需求,歼-36可能会选择空气阻力更大的并列双座布局。通常而言,选择并列双座布局更有利于机组人员交流和分享战场情报,应对复杂作战环境时的表现更好,但缺点是会影响机动性能,同时主驾驶员在肉眼观察周围空域时也存在死角——说白了就是不利于狗斗。因此以往大都是笨重的战斗轰炸机会选择这样的布局,例如俄罗斯的苏-34、苏-24或者是美国的F-111。歼-36的超大尺寸和强大的挂载能力(内部弹舱尺寸就能看出来)让部分西方媒体认为它是战斗轰炸机,因此猜测该机选择并列双座布局就成为顺理成章的结果。
而最新央视军事的报道,似乎印证了外界的这种猜测。
可惜的是,笔者仔细查看了央视报道的原文,发现这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相关截屏,其实是来自于18日-2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第23届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的现场报道。关于歼-36的模型,具体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