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些欧洲国家希望减少对经由俄罗斯的中欧铁路运输的依赖,于是它们牵头规划建设了一条穿越中亚的更短的替代路线,即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这条运输路线网络通常被称为“中间走廊”,沿古丝绸之路而建,从中国经中亚、里海和南高加索延伸到欧洲,最终到达土耳其和黑海。中间走廊自2017年开始运营,以现有的核心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为依托,构成了一个多式联运系统。
2024年前11个月,中间走廊沿线的货运量达410万吨,同比增长63%。与此同时,集装箱运输量增长了2.7倍,其中来自中国的货运量增长了25倍。世界银行预测,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到2030年,“中间走廊”沿线的铁路运输量将达到每年1100万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承诺通过其“全球门户”计划投入10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正在考虑加大参与力度。
虽然欧盟的目标是开发“中间走廊”,特别是绕过俄罗斯,但它最终仍可能会间接地增强俄罗斯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因为“中间走廊”可以与俄罗斯主导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连接起来——这是一条7200公里的多式联运走廊,通过阿塞拜疆和伊朗将公路、铁路和海上贸易路线结合起来。
“中间走廊”还将促进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之间的贸易。为了最大程度上促进其发展,欧盟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利用好“中间走廊”:一是从内部发力,主要是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二是从外部发力,主要是中国和土耳其。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间走廊”将使中国能够加强其与整个西线沿线的经济联系,增强中国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促进地区稳定。借助这条经济走廊,中国不仅能够进入欧洲,还能进入中东。它的发展有可能重塑欧亚大陆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对全球贸易流动和区域权力动态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