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会对伊朗“动真格”吗 极限施压下的战略博弈(2)

2025-04-03 13:06:59 来源:皖北军哥

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已超越传统能源合作层面。2024年俄乌冲突期间,伊朗向俄方提供无人机技术,而俄罗斯则在安理会多次否决美国制裁提案。若美伊开战,俄罗斯极有可能扩大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军事存在,形成对美军的战略包围。这种代理人对抗模式将使中东危机外溢至全球大国博弈层面。

尽管美国试图组建阿拉伯北约孤立伊朗,但欧洲国家对此态度谨慎。德国与荷兰已暂停在伊拉克的军事训练,西班牙更拒绝参与波斯湾军事行动。这种立场反映了欧洲对能源安全与地区稳定的双重关切,也暴露了跨大西洋联盟在伊朗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美国若发动空袭,可能摧毁伊朗部分核设施与导弹阵地,但难以根除其地下军工体系。伊朗则可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攻击沙特油田及支持代理人武装等方式实施报复。历史经验表明,中东战争的泥潭效应远超预期——2003年伊拉克战争耗费美国2万亿美元,而伊朗的地缘复杂度数倍于伊拉克,美军能否承受长期消耗战的代价存疑。

伊朗若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全球油价将飙升至200美元/桶以上,引发全球性通胀危机。美国虽可通过战略石油储备缓解短期冲击,但长期能源危机将严重削弱其经济复苏进程。此外,美国对伊朗的二级关税制裁可能触发国际贸易体系的碎片化,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特朗普政府面临来自共和党内的分化压力:传统建制派担忧战争扩大化,而强硬派则主张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伊朗方面,哈梅内耶政权虽获得宗教势力支持,但长期制裁已导致民生凋敝,若战争爆发,国内稳定恐受冲击。这种双向政治脆弱性为外交斡旋保留了空间。

当前,阿曼等第三方正积极斡旋美伊间接对话。伊朗提出以加沙停火为谈判前提,而美国则要求伊朗先冻结核计划。这种分步走方案虽面临执行难题,但为双方提供了台阶。国际社会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呼吁通过多边机制解决争端,欧盟则试图重启2015年核协议框架。历史证明,中东问题的解决必须超越零和博弈,构建包容性安全架构。

尽管美伊军事对峙达到冷战结束以来的峰值,但双方均缺乏发动全面战争的政治意愿与战略能力。美国的极限施压本质是外交谈判的筹码,伊朗的导弹威慑则是生存权的宣示。未来局势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特朗普政府的国内政治考量、伊朗核计划的技术突破速度、以及国际社会的协调力度。在全球多极化趋势加速的背景下,任何军事冒险都可能成为改写国际秩序的转折点。(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