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份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命令。这一新政明确规定,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而针对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关税则可能更高。当天公布的一份关税图表中显示,欧盟的关税标准被设定为高达20%。
这一举措迅速引发欧盟方面的不满与警觉。英国天空新闻援引欧盟内部消息称,欧盟正在酝酿回应,美国的单方面行动势必会遭到回击,尽管眼下尚不清楚欧盟将采取何种方式应对,以及回应的时机和强度。
有分析认为,欧盟的报复手段可能会采取象征性措施,例如针对美国标志性的商品加征关税,如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或波旁威士忌。这类产品虽在欧洲市场有一定知名度,但相关税收变化对整体欧洲经济的实质影响极为有限。因此,这类回应更像是一种政治表达,而非实质性的经济反制。
与此同时,欧盟内部也在讨论更具针对性的反击方式。广泛而无差别的贸易报复可能带来连带损失,抬高欧洲制造业的整体成本,这显然不是欧盟希望看到的局面。相比之下,精准施压显得更为可行,其中包括直接对美国科技巨头采取监管或限制措施。像Facebook、苹果、谷歌和亚马逊这类公司,过去几年已与欧盟监管机构多次爆发摩擦,而且它们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密切,具有象征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不止如此,有观点提出,特斯拉也可能被纳入欧盟的潜在目标名单之中。由于其在欧洲市场布局日益扩张,对其加以限制,或许能起到更具震慑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