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特朗普是要在中东下场了吗 特朗普对伊朗摊牌,下最后通牒

2025-04-01 10:05:57 来源:百家号

2025年3月末,美国防部突然宣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军事部署:原本常驻美国本土的B-2隐形轰炸机群被紧急调往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同时,“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从亚太地区火速转向中东,与早已驻扎的“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编队,直逼波斯湾。这一连串军事动作目标明确,矛头直指伊朗。而特朗普本人更是在接受NBC采访时语出惊人,公开威胁德黑兰:“如果伊朗拒绝签署新核协议,那我们就直接动手轰炸,还要对其实施二级关税惩罚!”

第一回合:从“极限施压”到“战争威胁”,特朗普的强硬赌注

这次美伊对峙的起点,源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对伊朗核问题的再度强压。早在3月初,他亲自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送去一封措辞极为强硬的信函,要求在两个月内重新启动核谈判,并达成新的协议,否则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哈梅内伊毫不退让,直截了当地回应称:“想用威胁的方式对付伊朗,注定失败。”

紧接着在3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放话:“我已经给伊朗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们继续拒绝对话,那美国将用行动解决问题。”几乎同时,B-2战略轰炸机群在迪戈加西亚机场降落,距离伊朗仅两千公里;而双航母编队也即将在波斯湾集结完毕。这不仅仅是震慑,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打击作准备。据悉,美军已着手模拟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战术,演练空中打击路线。

第二回合:伊朗不为所动,喊话“先解除制裁再谈!”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伊朗并未软化立场。总统佩泽希齐扬强硬表态:“我们绝不会在威胁与制裁之下谈判。” 外交部长阿拉格齐也通过阿曼方面向美方递交了回信,明确提出三点条件:第一,美国必须首先全面取消制裁并停止军事威胁,否则不谈;第二,间接对话可以继续,但美方要先证明其言行可信;第三,伊朗始终坚持其核计划是和平用途,外界无权干预,更不接受施压。

为展示自身底气与反击能力,伊朗近期动作不断:不仅在波斯湾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还公开展示地下导弹基地,并试射了射程覆盖以色列及美军区域的新型弹道导弹。同时,伊朗还与中国、俄罗斯联合举行海上反海盗军演,释放出对抗多边施压的信号。德黑兰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写道:“美国可以炸毁我们的城市,但摧毁不了伊朗的民族意志!”

第三回合:全球紧张,战争阴云再笼罩中东

美伊之间剑拔弩张,令整个国际社会深感忧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呼吁双方克制,“只有对话才能避免灾难。” 欧盟多国官员私下表达对美国做法的不安:“现在是最需要降温的时候,而不是让局势升级。” 甚至一贯主张强硬的以色列,也开始对全面战争的风险感到忌惮——他们虽然希望伊朗受到遏制,但绝不愿卷入一场难以收场的区域战争。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目前实行的“极限施压”策略虽然声势浩大,但伊朗并非伊拉克,其具备强大的区域作战能力和错综复杂的导弹防御体系,一旦全面冲突爆发,美军极可能深陷泥潭,难以迅速取胜。而更大的危险在于,中东石油运输命脉一旦被中断,全球能源价格势必飙升,进而引发连锁经济动荡。

第四回合:特朗普赌上政治前途,破局还是断送自己?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于施压伊朗,背后显然另有盘算。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对外强硬”的姿态转移国内对经济疲软和社会分裂的焦点。

但这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如果伊朗咬牙不退,美国真要动手,可能将陷入一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甚至可能演变为一场规模更大的区域战争。而一旦爆发冲突,特朗普也很可能背负“挑起大战”的恶名,成为历史争议性人物。

当前,美国国内也已出现反对声音。民主党议员批评特朗普是在“人为制造战争”,呼吁国会紧急介入制衡总统权力。甚至在五角大楼内部,也有将领私下表达疑虑:“航母调离亚太会造成战略空缺,若中国趁机有所动作怎么办?”

第五回合:僵局之下的微妙信号,和平还有希望吗?

尽管当前局势紧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缓解的可能。细心观察可发现,双方在放狠话的同时,也在释放模糊善意:伊朗已允许联合国核查小组进入部分核设施,美方则表态“不排除继续进行间接对话”。这说明,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德黑兰,都清楚一场战争意味着什么:不是谁打赢,而是谁先崩盘。

中东的复杂局势和战争后果早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一次轻率的军事行动,很可能引发整个地区的剧烈动荡,甚至影响全球局势的稳定。而此刻,全世界都在紧盯着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他究竟是要通过战争谋求外交突破,还是在全球舞台上又一次豪赌未来?

答案或许将在接下来的数周时间里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的美伊博弈,不只是两国之间的较量,更是对整个世界和平秩序的一次严峻考验。(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