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军B2轰炸机在也门丢下核弹可信吗?一场彻头彻尾的谣言闹剧

2025-03-31 16:00:03 来源:头条

近期,随着美军加强对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特别是在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岛调集多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并加大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力度,区域局势迅速升温。在紧张气氛的渲染下,部分国内自媒体却借机炒作起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称美军B-2战机已向也门投掷一枚名为“W-54”的战术核弹,甚至有媒体称其造成巨大爆炸、伊朗强烈谴责、胡塞武装誓言报复,还配上了一段带有“蘑菇云”的所谓“实录视频”。

(部分自媒体声称美军B-2向也门投掷核弹)

更离谱的是,还有传言称胡塞武装击落了一架B-2轰炸机,并放出了一张“美军飞行员跳伞”的图片作为“铁证”,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有人谴责美方“毫无人道”,也有人高呼胡塞武装“英勇无畏”。然而,若稍加甄别、查证,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猛料”,无一不是杜撰拼凑、张冠李戴的假消息。

首先,回归新闻事实。确实,自2024年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不断加剧。据新华社报道,3月27日晚至28日凌晨,美军共对胡塞武装发动近70次空袭,造成5人伤亡;而在28日夜间至29日凌晨的又一轮轰炸中,至少1人死亡。然而,无论美方还是胡塞方面,均未提及B-2战机参与此次空袭,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使用了“W-54”核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W-54”炸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款冷战时期美国研制的小型战术核弹,最初设计用于特种部队携带执行战术破坏任务,早在1970年代就已全面退役。如今竟被部分自媒体“起死回生”,重新搬上战场,还被搭配到现代B-2隐形轰炸机上,这种“时空错乱”的设定本身就漏洞百出。

而那些用作“实锤”的视频与图片,更是一场经过剪辑拼接、张冠李戴的假象工程。首先,自媒体所称的B-2投掷核弹视频中,实际上投掷的是AGM-114“地狱火”导弹。这种导弹原本是专门为直升机和无人机设计的短程打击武器,最大射程不过11公里。要让战略级B-2隐形轰炸机发射这种级别的导弹,简直如同用坦克打蚊子,根本不合常理。更何况,从战术搭配来看,美军从未将“地狱火”导弹与B-2整合使用,视频显然来源于虚拟模拟,或干脆就是游戏画面。

至于所谓核爆炸画面,也早已被证实是旧视频的“二次利用”。该视频原始版本最早发布于十余年前,内容为叙利亚霍姆斯地区一处军火库被引爆所致的剧烈爆炸,画面中的火光与烟柱虽然巨大,但完全不是核爆炸的标准形态。自媒体故意截取爆炸瞬间画面,制造“蘑菇云”错觉,显然是刻意误导。

此外,还有一则更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即所谓胡塞武装击落了B-2,并附带“飞行员跳伞”视频。这段视频稍加甄别便能识破——其实是一位游戏爱好者在模拟飞行软件中制作的动画,上传时间为2023年8月,场景和装备均属虚拟构建。但由于画面逼真,被部分账号截取后广泛传播,并配以耸动文字,造成严重误导。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这种击落B-2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B-2轰炸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隐身性能和远程打击能力,它并不需要飞临目标上空进行投弹作业,而是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尚未覆盖的区域外,投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如JDAM联合制导炸弹、AGM-158巡航导弹、GBU-72穿透弹等。这些武器的打击距离动辄数百公里,而胡塞武装的防空火力大多以肩扛式导弹和少量中程导弹为主,远不足以对隐身轰炸机构成实质性威胁。

事实上,所有这些所谓“美军投核弹”“B-2被击落”的内容,都是自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引点击而炮制的典型谣言。这类谣言往往具备几个特征:首先是嫁接真实事件,比如确有空袭发生;其次是拼贴画面,利用看似真实的视频制造视觉冲击;再者是引入一些“听起来很专业”的术语或武器型号,增加信息的“可信度”。而正是这些精心包装的细节,往往最容易迷惑缺乏军事知识的普通受众。

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这类虚假信息将造成极大误导,激化公众情绪,甚至影响国际舆论环境的正常运行。在当下国际局势高度紧张、民众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理性判断、提高辨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B-2轰炸机对也门投掷核弹,还是被胡塞武装击落,这些说法都是子虚乌有的臆想产物。事实胜于谣言,数据胜于噪音。面对此类“真假难辨”的军事炒作,我们需要的不是跟风转发,而是冷静识别和理性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在信息洪流中守住清醒的判断力,避免被“伪新闻”牵着鼻子走。(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