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这份外交与国防新蓝图,反映出欧洲正逐步调整对美依赖的战略结构。一方面,他们仍希望维持与美国的传统联盟关系,但另一方面,特朗普再度参政以及其倾向亲俄的言行,使欧洲各国不得不未雨绸缪,防止自身安全利益遭受重大冲击。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德国此举折射出欧洲格局可能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德国因历史包袱以及节制财政政策,在军费开支方面保持克制。然而,就在不久前,德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键决议,取消了最后一项财政紧缩政策,为国防与基础设施建设打开资金闸门。这被外界视为德国重新向“全面国家力量”迈进的标志性一步。
德国如今大刀阔斧地释放资源,着手重整国防与国内经济命脉,很可能将其重新推上欧洲核心主导者的位置。一旦其在军事实力和外交影响力上同步发力,将不可避免地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美国政坛深陷内部分裂、对外政策不可预测的当下,欧洲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必须靠自己”。
这种思路的转变,正是源于特朗普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他对传统盟友缺乏承诺、对国际贸易采取强硬保护主义措施,动辄威胁退出北约、否定集体安全责任,令欧洲诸国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在此背景下,德国的强势挺身而出,更像是被动中的主动,是在特朗普“信任赤字”造成的空窗中寻找自身战略定位的结果。
前欧洲央行行长、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在评论德国的转向时指出,德国大规模解冻财政资金用于军备与基建,可能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他认为,德国的动作已然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但他也警告,如果欧盟整体缺乏有效协调,单靠德国武装崛起也将带来潜在风险。德拉吉直言不讳地指出:“时间已经不多了,欧洲必须迅速行动,包括通过整合军事力量和共同防务预算来建设独立的防御能力。”
欧洲正在走向一个新阶段——不再完全依赖跨大西洋的安全伞,而是尝试构建自己的“战略自治”。而德国作为欧盟的经济发动机与政治轴心,无疑是这一转型的引领者。欧洲诸国对德国的期待,是它能在美俄对峙、中国崛起以及大国博弈加剧的新时代,为欧洲撑起一把强有力的“防护伞”。
如今,这种对德国的聚焦显然更为现实。在全球市场被特朗普摇摆不定的贸易政策搅得风声鹤唳之时,欧洲国家愈发意识到,唯有自己掌握命运,方能在不确定的国际风浪中稳住航向。而德国的重新出发,正可能是他们最值得依靠的锚点。(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