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的快速推进彻底颠覆了外界对中国六代机研发节奏的预测。此前普遍认为其首飞时间将在2028年前后,但实际进度提前至少三年。目前,歼-36已进入原型机密集试飞阶段,预计2030年前可完成定型并小批量列装,成为未来空战体系的核心节点。
为应对中国压力,美国于2025年3月高调宣布第六代战机F-47项目,由波音公司主导。然而,其进展充满疑点。F-47仍处于X系列验证机测试,尚未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首飞最早或推迟至2030年。F-47渲染图显示其采用鸭翼布局,被质疑抄袭中国歼-20技术,但波音近年因F-15EX生产延迟、KC-46A质量问题等饱受诟病,能否胜任六代机研发存疑。此外,美国原计划为六代机配备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但因技术滞后,被迫通过鸭翼设计弥补动力不足,进一步增加研发难度。
歼-36的试飞进展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转变。其无垂尾飞翼构型、多进气道协同设计等技术路径,正在重新定义六代机标准。反观美国,F-47的仓促官宣更多是政治姿态,实际技术突破有限。若当前趋势延续,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建立以歼-36为核心的“第六代空中优势”,彻底改变亚太乃至全球战略平衡。未来,随着隐身无人机、高超音速武器与歼-36的协同作战体系成型,中国空军或将实现对美“弯道超车”,而美国的焦虑与战略调整也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