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长和集团公告正在探索分拆全球电讯业务,似乎历史重演。当前全球电讯市场剧变,5G建设进入尾声,6G研发尚未突破,行业利润被管道化趋势明显。欧洲市场上,沃达丰、西班牙电信等巨头掀起新一轮并购潮,而长和旗下的3集团虽然在英国、爱尔兰等地占据一席之地,但面对本土巨头挤压,增长空间逐渐收窄。
李嘉诚敏锐捕捉到数据服务与传统话音业务的结构性变化。当数据流量增长速度远超话音服务时,传统电讯资产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此时分拆既是对市场周期的精准判断,也是为下一步战略腾挪留出空间。去年,长和以63亿欧元卖掉欧洲电讯发射塔资产,如今又在港口、能源等领域频繁出手,这些动作背后是一套清晰的“资产轮动”策略——在行业巅峰期套现,在周期谷底布局。
很多人看不懂李嘉诚的操作:为什么总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其实,他的逻辑很简单:商业不是赌徒的狂欢,而是智者的长跑。当年从欧洲电讯撤退后,他转身投入中国内地房地产,赶上了城市化浪潮的超级红利;如今从港口、电讯等重资产退出,又盯上了新能源和科技赛道。这种跨周期布局能力本质上是对“安全边际”的追求。
在长和2024年的财报中,港口业务收入增长11%,但集团选择出售全球43个港口,只保留香港和内地资产。这种“选择性收缩”背后是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预判。李嘉诚用现金流对冲不确定性,正如他说:“我从不追求最高利润,只追求合理利润和长期安全。”
有人说,李嘉诚的撤退是保守主义的胜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全球化退潮的提前应对。无论如何,他的操作揭示了一个商业本质:真正的高手永远在算大账。当同行沉迷于规模扩张时,他在算资产回报率;当市场陷入非理性繁荣时,他在算风险敞口;当别人盯着短期利润时,他在算周期拐点。这种“逆向思考”的能力正是顶级商业智慧的体现。
现在回到当下的电讯分拆悬念:李嘉诚是在重复当年的Orange神话,还是在为下一代接班人清理资产?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时间来解答。但在商业世界里,懂得何时前进重要,懂得何时撤退更重要。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说:“买得好不如卖得好”,而李嘉诚显然把这句话悟透了。每一次商业巨头的转身都是我们理解时代趋势的窗口。(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