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李嘉诚又要出售电信业务?长和回应 战略考量背后

2025-03-31 11:12:01 来源:品幽阁

李嘉诚又要出售电信业务?长和回应 战略考量背后。深夜的香港中环,长和大厦顶层灯光格外刺眼。97岁的李嘉诚扶着窗台,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份标注着“全球电讯业务分拆预案”的文件上。窗外维多利亚港波光粼粼,这位商业巨头眉头紧锁,思考着一场关乎万亿资产的战略抉择。

二十多年前的伦敦,李嘉诚旗下的Orange电讯正陷入苦战。作为英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Orange夹在沃达丰和曼内斯曼两大巨头之间,看似毫无出头之日。然而,李嘉诚看到了转机:当两大对手为争夺市场激烈竞争时,第三的位置反而成了关键砝码。他放出风声要出售Orange,瞬间引发两家巨头的竞价战。最终,曼内斯曼以264亿现金加214亿票据的代价,外加10.2%的股份,将Orange收入囊中。

这场看似被动的撤退实际上暗藏玄机。仅仅半年后,沃达丰以1850亿美元收购曼内斯曼,李嘉诚不仅套现百亿,还顺势拿到新公司5%的股权,在股价飙升中再赚500亿。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空手套白狼”。随后,李嘉诚在竞购德国3G牌照的关键时刻紧急刹车,果断退出。尽管当时舆论哗然,《纽约时报》甚至质疑“超人是否失去威力”,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那些高价拿牌照的巨头损失惨重,李嘉诚却带着百亿利润全身而退。

如今,长和集团公告正在探索分拆全球电讯业务,似乎历史重演。当前全球电讯市场剧变,5G建设进入尾声,6G研发尚未突破,行业利润被管道化趋势明显。欧洲市场上,沃达丰、西班牙电信等巨头掀起新一轮并购潮,而长和旗下的3集团虽然在英国、爱尔兰等地占据一席之地,但面对本土巨头挤压,增长空间逐渐收窄。

李嘉诚敏锐捕捉到数据服务与传统话音业务的结构性变化。当数据流量增长速度远超话音服务时,传统电讯资产的估值逻辑正在重构。此时分拆既是对市场周期的精准判断,也是为下一步战略腾挪留出空间。去年,长和以63亿欧元卖掉欧洲电讯发射塔资产,如今又在港口、能源等领域频繁出手,这些动作背后是一套清晰的“资产轮动”策略——在行业巅峰期套现,在周期谷底布局。

很多人看不懂李嘉诚的操作:为什么总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其实,他的逻辑很简单:商业不是赌徒的狂欢,而是智者的长跑。当年从欧洲电讯撤退后,他转身投入中国内地房地产,赶上了城市化浪潮的超级红利;如今从港口、电讯等重资产退出,又盯上了新能源和科技赛道。这种跨周期布局能力本质上是对“安全边际”的追求。

在长和2024年的财报中,港口业务收入增长11%,但集团选择出售全球43个港口,只保留香港和内地资产。这种“选择性收缩”背后是对地缘政治风险的预判。李嘉诚用现金流对冲不确定性,正如他说:“我从不追求最高利润,只追求合理利润和长期安全。”

有人说,李嘉诚的撤退是保守主义的胜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全球化退潮的提前应对。无论如何,他的操作揭示了一个商业本质:真正的高手永远在算大账。当同行沉迷于规模扩张时,他在算资产回报率;当市场陷入非理性繁荣时,他在算风险敞口;当别人盯着短期利润时,他在算周期拐点。这种“逆向思考”的能力正是顶级商业智慧的体现。

现在回到当下的电讯分拆悬念:李嘉诚是在重复当年的Orange神话,还是在为下一代接班人清理资产?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时间来解答。但在商业世界里,懂得何时前进重要,懂得何时撤退更重要。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说:“买得好不如卖得好”,而李嘉诚显然把这句话悟透了。每一次商业巨头的转身都是我们理解时代趋势的窗口。(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