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持续近3年,仍未走向和平。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经历了显著变化。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对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制裁。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
2025年2月28日,泽连斯基前往白宫与特朗普会晤,希望就援助问题达成共识。但会晤中双方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场,原本计划签署的稀土矿产协议也告吹。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的理念,认为俄乌战争无法给美国带来实际利益时,便不再支持乌克兰。
美国不仅想从中获利,还试图与俄罗斯瓜分乌克兰资源。乌克兰拥有丰富的油气和稀土矿产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港口设施和核电站控制权对美国极具吸引力。为实现这些利益,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导致乌军战斗力大打折扣,难以有效应对俄军行动。
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局势愈发严峻。欧盟曾提出“欧洲维和部队”计划,但因内部意见分歧严重,最终未能实施。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暴露出对美国的高度依赖,许多援助资金流入了美国军工企业口袋。乌克兰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逐渐丧失,领导层甚至面临被清算的风险。
在这种内外忧患的情况下,乌克兰内流出了一项“末日计划”。阿雷斯托维奇披露该计划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一年半前策划的。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一旦乌克兰面临战败绝境,将分阶段引爆境内所有核电站。乌克兰境内核电站数量众多,部分装机容量巨大,如扎波罗热核电站。若计划实施,后果不堪设想。
阿雷斯托维奇还暗示乌克兰正在秘密研制核武器,这使得局势更加紧张。一个深陷战争泥潭的国家若真的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应对战败,将是全世界难以承受之重。一旦核电站被引爆,乌克兰全境可能成为永远无法居住的禁区,放射性烟羽会迅速扩散,污染范围可达数千公里,俄罗斯和欧洲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尽管这一疯狂计划更像是乌克兰在绝境中的威胁性言论,但其存在本身足以让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稍有不慎,这一计划就可能变为现实,给全人类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乌克兰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选择充满了未知。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