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胡塞PC小组!3月2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揭露了一起特朗普国家安全团队的泄密事件。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在内的18名政府高官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讨论袭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详细计划。令人惊讶的是,杰弗里·戈德堡被误拉入了这个群聊。
这一泄密事件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是一个难堪的丑闻,但对于国际问题研究者而言,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了解美国政府高层的决策过程。从泄露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的战争决策逻辑非常奇特,许多人因此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3月15日,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打击时,很多人感到困惑,因为当时美国并未受到挑衅或威胁。事实上,自从1月19日加沙停火后,胡塞武装就没有再袭击红海船只。尽管3月11日胡塞武装曾发表声明称如果以色列继续禁止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将恢复对以色列船只的袭击,但并没有实际行动。
在聊天记录中,高官们提到“总统命令”指出,打击胡塞武装是为了恢复红海航运自由。然而,副总统万斯认为这是一个错误选择,因为美国只有3%的贸易经过苏伊士运河,而欧洲贸易的40%经过这里,美国公众不会理解这次军事行动的必要性。这表明,红海航行自由对美国利益并不重要,美国也没有动力帮助欧洲。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打呢?万斯在群里表示,根据“总统命令”,打击胡塞主要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补充说,通过打击胡塞传递信号很困难,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胡塞武装是谁。他强调,要始终关注信息指向:一是拜登政府的无能,二是伊朗的支持。显然,美国此次打击胡塞并非出于航行自由,而是针对拜登政府和伊朗。
3月15日,美国对胡塞武装进行了打击。次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对比特朗普政府的果断与拜登政府的犹豫不决,宣称此次打击是压倒性的。无论是讽刺拜登还是威慑伊朗,其目的都是为了塑造特朗普强大有力的形象。
在群聊中,万斯建议推迟一个月观察国际油价和经济形势,但海格塞斯坚持立即行动。他认为,推迟可能导致消息泄露,使美国显得犹豫不决,类似拜登政府的形象。此外,加沙停火可能破裂,以色列可能先采取行动,那时美国就无法按自己的条件行事。
此前有人认为美国此次行动是为了支持以色列。事实证明,以色列的利益远不如特朗普再次“伟大”的形象重要。更令人意外的是,欧洲竟成为美国打击胡塞的主要顾虑。华尔兹、海格塞斯和万斯都讨厌欧洲,希望向欧洲收取保护费。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米勒也表示,需要尽快告诉埃及和欧洲,要求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树立自己的“伟大”形象是特朗普内政外交的重要目标。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实际上他更注重让美国看起来伟大或让自己看起来伟大,这比实际实现伟大更容易、更快。正如《纽约时报》评论员埃兹拉·克莱因所说,特朗普全力打造的人设是:这是他的国家,他的政府,他的意志就是国家意志。(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