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乌收复3平方公里土地对战局有何影响 象征性转折点(2)

2025-03-26 07:49:02 来源:小H分享

分析指出,此次行动的成功得益于情报优势和战术创新。乌军通过西方提供的卫星数据和地面侦察,精准掌握了俄军轮换间隙的防御漏洞。采用夜间突袭结合电子干扰,有效规避了俄军重型火力的反击,同时利用地形掩护快速推进。

一名参与行动的士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突破,更是心理上的鼓舞。我们证明了即使面对优势敌军,仍能夺回家园。”

乌军的胜利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举展现了乌克兰捍卫主权的决心,并承诺将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美国白宫则称,将加速批准新一轮价值20亿美元的军援计划,包括防空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

与此同时,联合国和人道主义组织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国际红十字会强调,冲突已导致超过200万平民流离失所,亟需停火以保障人道主义通道畅通。俄罗斯方面反应冷淡,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称此类小规模行动无法改变整体战局,并重申要求乌军全面撤离顿巴斯等“新领土”。

尽管3平方公里的收复在军事地图上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收益。前线士兵和后方民众的士气得到显著提振。社交媒体上,乌克兰民众纷纷以“纳迪亚之光”为话题,表达对军队的支持。西方媒体将此视为乌军反攻能力的证明,可能推动更多国家对乌援助。

分析人士认为,俄军或被迫重新评估防线部署,尤其是在顿巴斯地区投入更多资源,以防范乌军的“蚕食战术”。然而,乌军仍面临严峻挑战。俄罗斯近期宣布将年产3000枚导弹和700万发炮弹,远超欧盟国家的总产能。若西方援助迟滞,乌军可能难以应对俄军的火力压制。

冲突的持续使卢甘斯克及周边地区的平民生活雪上加霜。据联合国统计,该地区80%的基础设施已被摧毁,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一名逃离纳迪亚的居民描述:“我们只能在防空洞里躲避炮击,连饮用水都需要冒险外出获取。”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