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回应普京“停火提议”:一场和平谈判背后的博弈与迷雾
2025年3月13日,俄乌冲突爆发第37个月,一则“普京支持停火提议”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然而短短几小时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深夜视频讲话却将这场看似曙光初现的和平谈判推入迷雾。从莫斯科的新闻发布会到基辅的总统府直播间,从停火监督机制到库尔斯克前线的枪声,这场博弈背后,是双方对“和平”截然不同的诠释,更是大国角力下的信任危机。
一、普京的“有条件停火”:战场优势下的谈判筹码
在莫斯科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普京首次公开支持“俄乌停火30天”的提议,但附加了多项前提条件。他要求停火必须以实现“长期和平”为目标,并解决冲突根源问题,同时强调停火期间乌克兰不得进行军事动员或接收西方武器。
更值得玩味的是战场局势的细节。普京特别提到,俄军已在库尔斯克前线形成压倒性优势,进入俄境内的乌军被分割孤立,“撤退或投降是唯一选择”。这种将军事优势转化为谈判筹码的策略,被基辅大学政治学者形容为“端着枪谈和平”。而普京抛出的技术性难题——如何在近2000公里接触线上建立监督机制、如何界定乌军撤退方式——更像是为谈判设置路障。
二、泽连斯基的深夜反击:“操纵手段”与美欧背书
几乎在普京结束讲话的同时,泽连斯基身着标志性军绿色T恤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他直言俄方提出的先决条件“本质上是操纵手段”,指责莫斯科试图通过复杂化谈判拖延时间。但乌克兰并非完全拒绝停火:基辅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全面无条件停火”方案,并寄希望于美欧主导的监督核查体系。